肝脏被称为"沉默的器官",早期肝硬化往往没有明显症状,很容易被忽视。但一旦病情进展,身体会发出一些危险信号,尤其是"2黄1红"的表现,可能是肝硬化的警示标志,千万不能掉以轻心!

一、什么是肝硬化?

肝硬化是肝脏长期受损后,正常肝组织被纤维化瘢痕替代,导致肝脏变硬、功能衰退的终末阶段。常见病因包括:

病毒性肝炎(乙肝、丙肝)

酒精滥用(长期酗酒)

脂肪肝恶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自身免疫性肝病


肝硬化早期可能无症状,但随着肝功能下降,毒素无法正常代谢,就会通过皮肤、尿液、血液等途径发出求救信号。

二、"2黄1红"——肝硬化的危险信号

1. 皮肤和眼白发黄(黄疸)

为什么出现?

肝脏受损后,无法正常代谢胆红素(一种黄色的胆汁色素),导致血液中胆红素升高,沉积在皮肤和巩膜(眼白),呈现黄色。

如何识别?

皮肤泛黄,尤其是面部、手掌

眼白明显发黄(最早出现的征兆)

尿液颜色加深(浓茶色)

2. 手掌异常发红(肝掌)

为什么出现?

肝硬化时,肝脏对雌激素的灭活能力下降,导致毛细血管扩张,表现为手掌大小鱼际(大拇指和小指根部)呈现片状红斑,按压后变白,松开后恢复红色。

如何识别?

手掌通红,尤其是大小鱼际

脚底也可能出现类似红斑

可能伴随蜘蛛痣(胸部、颈部出现红色血管痣)



3. 皮肤瘙痒、抓痕发黄

为什么出现?

胆汁淤积时,胆汁酸盐沉积在皮肤下,刺激神经末梢,引发顽固性瘙痒。长期抓挠后,皮肤可能出现黄色抓痕。

如何识别?

全身瘙痒,夜间加重

皮肤抓痕处泛黄

可能伴随皮肤干燥、脱屑

三、其他肝硬化相关症状

除了"2黄1红",肝硬化还可能伴随以下表现:

腹胀、腹水(肚子变大,像青蛙肚)

乏力、消瘦(肝功能下降,营养吸收障碍)

牙龈出血、淤青(肝脏合成凝血因子减少)

男性乳房发育(激素代谢异常)

四、发现异常怎么办?

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尤其是黄疸、肝掌、蜘蛛痣,务必尽快就医检查:

肝功能检查(ALT、AST、胆红素等)

肝脏超声或CT(观察肝脏形态)

肝硬度检测(FibroScan评估纤维化程度)

胃镜检查(排查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五、如何预防肝硬化?

戒酒:酒精是肝硬化的主要推手。

控制肝炎:乙肝/丙肝患者需规范抗病毒治疗。

健康饮食:低盐、低脂,避免霉变食物(含黄曲霉素)。

定期体检:尤其是有肝病家族史或长期饮酒者。

肝硬化早期可能不痛不痒,但"2黄1红"(黄疸、肝掌、皮肤瘙痒)是重要警示信号!一旦发现,务必及时就医。肝脏的代偿能力很强,越早干预,越有机会延缓病情发展。别等肝"硬"了才后悔!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