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末年,天下大乱,百姓们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皇宫的大人物也是焦头烂额。
而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大明朝面临着史无前例的危机,内有农民起义,外有后金侵袭。
农民起义的问题其实还好,关键是北方的后金政权,他们已经快要打进关内了……
宦官之祸
对于崇祯皇帝来说,当皇帝是一件很痛苦的事,他登上皇位,就相当于接手了一个烂摊子。
其实从万历皇帝到崇祯皇帝,中间也就隔了八年时间,但是这八年的时间里,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发生了很多大事。
崇祯皇帝登基之后解决的第一件事,就是把魏忠贤解决了。
这个自称是“九千岁”的太监,是明朝末年的一大恶人。崇祯还没当皇上时,就已经看他不顺眼了。
但是等魏忠贤死后崇祯才发现,这个祸乱朝纲的魏忠贤,也不是完全没用的人。
这就像后来的嘉庆皇帝与和珅一样,虽然魏忠贤和和珅都不是什么好人,但是朝廷要是没了他们,还真是不行。
可是人都死了,崇祯再后悔也没有用。为了弥补魏忠贤留下的漏洞,崇祯皇帝很卖力气,但是他的所作所为,有点“矫枉过正”了。
魏忠贤自杀,意味着魏忠贤势力的垮台,没有了魏忠贤这个主心骨,之前那些依附于他的人也就没有了领导者。
而崇祯现在正确的做法是,安抚他们,让他们成为自己的人,而不是把这些人一个劲儿往外推,否认他们的功绩,逼着他们有二心。
对于这种善后工作,嘉庆就做得很好。在和珅去世之后,以刘墉为首的一众大臣,建议将此事就此打住,不再追究和珅的同党。
虽然这并不是最好的办法,但这是最稳妥的办法。
如果嘉庆皇帝硬要把刺全部拔光,那他的历史评价绝对会比现在要差。
崇祯选择拔光所有刺的后果就是,有根刺把肉带出来了,引发了剧痛,这种剧痛差点要了崇祯的命。
而这根连着肉的刺,就是明朝镇守辽东的大将毛文龙。
毛文龙是明朝的戍边大将,也是努尔哈赤的老对手了,他与努尔哈赤的关系可以说是不共戴天。
后金来袭
这样一位戍边大将,为何会惨遭杀害呢?原因很复杂,但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毛文龙与魏忠贤的关系很好。
对于明朝来说,毛文龙就是一匹千里马,而魏忠贤就是伯乐,为报答赏识之恩,毛文龙很敬重魏忠贤,仅此而已。
其实毛文龙在辽东待得久了,不免让一些人心有疑虑。
他们认为毛文龙没有理由一直坚守边疆,那里环境艰苦,还要一直提心吊胆,毛文龙为什么愿意坚守此处呢?
因此,朝中有人怀疑毛文龙留在辽东一定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这些人做出了很多猜测,有人认为毛文龙是在倒卖粮食,有的人认为毛文龙是要通敌,还有的人认为毛文龙想要拥兵自重。
但其实毛文龙不想走的原因很简单,他已经无处可去了。当初他带着全家几百口人来辽东戍边,现在他们全死在了这里。
一开始毛文龙本想带着家人撤走,可现在他已经没有家人可以带走了。从那以后,毛文龙便再也没有说过想走的话,就算人家赶他也不走了。
而导致毛文龙一家全部丧命的战斗,就是明朝与后金之间的一场战略决战——萨尔浒战役。
萨尔浒战役爆发时,毛文龙还不是大将,他只是一个普通的军官。
就在明熹宗即位的那一年,也就是公元1621年,后金攻陷了多座城池,毛文龙一家有一百多人丧命于此,不过还好剩下的几百人逃了出来。
毛文龙觉得自己在这里没有前途,于是便带着母亲回家。
可是就在毛文龙打算回到南方时,他的长官找到了他,而且说要重用他。
对建功立业的渴望让毛文龙留了下来,而他的家人则是被安置到了岭西之地。
毛文龙在辽东守备敌军,可努尔哈赤却不来进攻了,他转移了目标,到辽西去了。
而辽西的明军显然也没有预料到这一点,最后被努尔哈赤打得落花流水。
后金军队占领了辽西广宁,而毛文龙的亲属及家丁三百余人就在这里,他们全部被杀,无一幸免。
这便是毛文龙要跟努尔哈赤死磕到底的理由,而他的坚持却被朝中某些人误解了。
崇祯皇帝即位之后,有些人马上向他检举毛文龙的事,崇祯就派袁崇焕前往调查毛文龙。
在没有调查清楚的情况下,袁崇焕便为毛文龙定下了十几条大罪。
在某天晚上,袁崇焕布置了一场“鸿门宴”,没有防备的毛文龙来赴宴时,被袁崇焕偷袭而死。
毛文龙去世之后,军中将士大惊,这些士兵不明白,那位毛大人为什么会被杀?
为了安抚军心,袁崇焕又发钱又发粮食。
而在毛文龙死后,袁崇焕接了他的班,但是他防守不力,努尔哈赤直接打到了北京,一路上烧杀抢掠,受苦的还是百姓。
后金军队撤走之后,袁崇焕为此次事件负主要责任,崇祯判了他一个凌迟处死,百姓也十分痛恨他。
就此事而言,袁崇焕死得确实有些冤了,但是毛文龙同样是死得冤枉,这是一个无解的死局。
其实,这一切都有机会不会发生,但是这个机会却被万历皇帝错过了。
两条计策
努尔哈赤的崛起,是万历年间的事,如果能在那个时期做好布局,后金政权根本不是明军的对手。
但是万历皇帝却是个有名的“懒皇帝”,臣子们有再多的办法,他也不想听,更不会用。
当时有位叫徐光启的官员,他就提出过两条计策,可以解决后金之乱。
第一条计策就是联合朝鲜。后金与明朝的战斗,主要还是在东北地区,那里正是三方势力的交汇之处,因此朝鲜的支持很重要。
如果能争取到朝鲜的支持,那肯定能为我军提供助力。
但是万历却说这种事应该看朝鲜国王的意思,因此他只是写了一封轻飘飘的信,之后就没下文了。
而后金的人也看出了这一点,努尔哈赤用武力威胁朝鲜国王,朝鲜马上就屈服了。
他们为后金政权提供了后勤保障,使得努尔哈赤可以没有顾虑地进攻城池。
其实毛文龙也提出过类似的设想,但是依然没有成功实施。
而第二条计策就是学习西兵。
虽然明军也有大炮,但是西方的大炮更厉害,徐光启提出,组建一支西式军队,用这种先进的武器碾压后金军队。
万历皇帝觉得这件事倒是可以,于是就给徐光启拨了一些银子,让他去办这件事。
徐光启完美完成了任务,不仅买回来了好装备,还请来了一位葡萄牙的教官,训练出了一支新式军队。
这支新式军队在东北屡立战功,风光一时。
但率领这支大炮军队的长官孔有德,正好是毛文龙的下属。在毛文龙被杀之后,孔有德愤愤不平,直接带着新式军队投奔了后金。
皇太极得知此事后,亲自走出十几里迎接孔有德,用清朝最隆重的礼节将孔有德请了回去。本来这些先进装备是清军的短板,现在他们甚至超过了明军。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孔有德给清军提供的帮助,比吴三桂开大门还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