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获取关键矿产,美国总统特朗普日前签署行政令,要求联邦政府加快对国际海域深海矿产勘探与商业开采许可证的审查和颁发,以迅速推动相关企业在国际水域的采矿活动。这就意味着,美国将通过绕过联合国支持的国际海底管理局(ISA)程序的方式,实现深海矿产的开采许可。对此,中国外交部表示,美方行政令涉及不属于国家管辖范围的国际海底区域。任何国家都不应该绕开国际海底管理局和国际法,擅自授权开展国际海底资源的勘探和开发活动,损害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
美国此举明显冲击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UNCLOS)为核心的国际海洋法体系,严重违反了公约所确立的“人类共同继承财产”原则。UNCLOS规定,国际海底及其矿产属于“人类共同继承财产”,并确立ISA作为统一管理和授权机构。然而,美国至今未批准该公约,此次特朗普政府试图通过国内法律绕开UNCLOS下的国际义务,公然挑战长期以来的国际共识和法治原则。对此,ISA秘书长莱蒂西亚·卡瓦略明确指出,“区域”资源属于全人类共同财富,任何绕过ISA的单边行动均违反国际法,同时警告美方此举将导致全球海洋治理混乱。此外,众多ISA成员也公开批评美国的单边主义行动,指出此举破坏了数十年构建的国际海洋治理成果,并可能引发其他国家效仿,导致国际海洋秩序混乱。
从地缘政治层面来看,美国此次推进深海采矿具有明显的地缘战略目的。一方面,美国试图通过获取深海镍、钴等关键矿产,减少对中国稀土及其他战略矿产的依赖,增强本国供应链安全。美国政府已经明确将海底矿产视作战略资源储备,以防范未来中美冲突可能带来的供应链风险。另一方面,美国将中国视为深海采矿的竞争对手,借机推动自身的供应链重组和战略自主。这种战略竞争的动向表明,中美博弈的范围已扩大至深海资源领域,美国试图在海洋领域抢占新优势的举动,很可能加剧中美之间的紧张关系,并对地区和全球战略格局带来新的不确定性。
从全球环境治理层面来看,美国此次单边行为也同全球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共识背道而驰。当前,国际社会普遍对深海生态系统的脆弱性表示担忧,26个国家以及多个国际组织、企业等已公开呼吁暂停深海采矿活动,主张在缺乏完善科学评估的情况下,不应贸然开展商业性开采,以防止海洋生态系统遭受不可逆损害。
可以说,此次美方的单边主义行为严重破坏了国际海洋秩序,国际社会应积极寻求破解之道。
在外交层面,可推动联合国大会、ISA等多边场合形成国际共识,通过联合声明或决议对美国施加外交压力。同时,加强与欧盟、发展中国家和太平洋岛国的合作,以形成一定的国际舆论压力。
在法律与环境合作层面,可善用国际法律机制评估并质疑美方行为的合法性,如提请国际法院或向国际海洋法法庭提出咨询意见。在环境议题上,国际环保组织与科研机构可以开展独立深海生态研究,积累科学证据,强调未经充分环境评估的深海采矿风险。同时,推动沿海国家的合作,共同监测采矿区域生态状况。
在治理机制改革层面,鉴于美国的单边举措已构成现实威胁,ISA需尽快完成“采矿法典”等国际规则的制定,建立更加严格和透明的环境评估与监管标准。同时,提高全球南方国家在ISA决策过程中的影响力,以确保国际深海资源治理的公平和正义。
如果美国进一步采取实质性的单边开采行动,也可考虑UNCLOS缔约方联合发布官方声明,明确拒绝承认任何非法开采深海矿产的合法性,并推动建立有效的国际监督机制,防止非法矿产进入国际贸易流通。此外,相关国家可开展联合环境监测,一旦发现生态损害,应根据UNCLOS条款依法追责。
综合来看,美国的深海采矿行政令已超越单纯的政策宣示,直接构成对海洋生态环境和国际海洋秩序的威胁。这促使其他国家以更加务实、高效的方式,积极进行回应。长期以来,中国始终维护以UNCLOS为核心的国际海洋法治框架,强调国际海底资源属于“人类共同继承财产”,明确反对任何单边深海采矿行为。因此,中国既要维护自身的战略利益,同时也要坚定支持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多边机制,通过负责任的行动,引导全球海洋治理朝着更加公平、透明和可持续的方向迈进。(作者是南京大学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主任助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