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了《》专栏之后,发现竟然还没带读过我自己的这本书,而就在这时,一篇真诚、有深度又有点小幽默的读后感摆在了我面前——它来自读小库的资深图书策划、著名的《花园小象波米诺》译者——魏舒,也是小D心目中的“神奇阿姨”。

读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好几次除了被她的真诚打动,也好几次忍不住笑出声,另外,解读出了一些我没有想到的角度,也许这就是写作者的幸福吧。

✉️ 写信人 | 魏舒

01

初次见面,这是大V?

DU ZHE LAI XIN

现在回想我和大J第一次见面的情形,真是有点失礼。

我上身穿了件毫无设计感的纯黑棉T,下身是一条素色的裙子,脚上蹬着一双crocs凉拖鞋。


不知道的,还以为我要去沙滩踏浪,但其实我即将走进一间专业的摄影棚录制一场很专业的对谈,和大J一起。

之所以这么穿,其实是强装镇定,因为我很紧张,录制让我焦虑,怕出丑,就需要一身很随意的打扮来对冲一下(可惜当时没读到大J书里 “战袍”那段),可是到了现场,跟大J打完照面我却一下子放松了,因为……


我发现她比我还紧张!

这不是百万粉丝的大V么……想起以前我在新东方教课见识过的名师,他们时刻丝滑的表达常让我怀疑自己。而此刻大J真诚袒露的小脆弱反而让我停止了自我批判,心里同时升起了佩服,一个i人竟然在勇敢地花钱给自己找不舒服!之后的对谈也很顺利地完成了。

那次录制前,我还有一个不解,她邀请了各界名流,怎么约了我这个当时百度搜不到的人。虽然我对自己的专业能力有百分百的信心,但从她的角度思考,策划节目当然是影响力越大越好啊,所以我很感谢那一次她不计知名度的“慧眼识人”(咦,这很适合做大J的栏目名呐)。


(大J乱入:其实我已经有一个
专栏啦,喜欢的可以关注起来。)

02

我可以拿什么给你,我的孩子?

DU ZHE LAI XIN

但早在第一次见面之前,我就已经对她有某种精神上的亲近,因为我也在生孩子后经历了生命中的至暗时刻,那年读完小D早产的故事,从远方的她那里接收到了笃定的信念,有更多勇气面对家里的变故。

而当第一次当面听她完整讲述了那段经历,我更加为生命力的顽强,和一个母亲的坚持而感动。

“陪孩子康复的过程,就好像是在走一段乌漆麻黑的地道,你不知道哪里是终点,你需要建立起无比强大的信念,让自己相信,只要坚持走下去,就一定能够看到亮光。”

上次见面后没几天,她的新书出来,我第一时间下单了, 读了有3+1遍。为什么不是4?因为第一本被朋友借走了我只好又给自己买了本新的。


读这本自传,没想到最先被圈粉的是大J爸爸。

我和我父亲沟通很少,他对我的期待顶多是“早点结婚,不要离婚”这类。所以我非常羡慕大J有这样一位持续深度交流的爸爸。

被圈粉,是因为爸爸的话回答了我内心,也是大多数父母内心的一个疑问—— 我可以拿什么给你,我的孩子?

这个时代,大家愈发容易被“资源”两个字所困,“郑钦文父亲豪掷2000万”,这种标题会让一些家长感到无助和慌张——我们没这么多钱,靠什么培养孩子呢。

据书里记录,大J的爸爸当年应该也拿不出2000万给孩子铺路,但他送了孩子一个最重要的礼物—— 教她从更积极的角度看待事物。

时间回到18年前,大J即将参加全球100强企业的面试,作为二本学生,她忐忑不安。人在面对自己在乎的事情时,会慌,会怕输,会把目光集中在一点而忘记周遭。

但爸爸告诉她,无论结果如何,都有收获,而且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收获,免费去北京旅行一趟,免费跟全国最优秀的人交流几轮,免费见识到最优秀企业如何选拔人才(原话更动人,大家可以买书来读)。

这一句话就把大J 对结果的关注引向对过程的关注,心态就从晃动变成了稳住 。我相信奥运冠军的教练在大赛之前也是这样跟运动员说的, 但从爸爸口中说出来,更加有力量,因为它也包裹着浓郁的无条件的爱。


这样坚实的支持也延续到了她决定离开上海闯荡北京时,爸爸说就算你在北京混得很差,家里为你多准备一双筷子没有问题的。 好的父母,既能接受孩子为自己的梦想飞向远方,也随时欢迎她折了翅膀之后回家暂时修养。

在这本书里,大J一如既往地分享了非常多好用的方法,工作的、育儿的,但这一段开头尤其打动我,因为我觉得大J之所以能在人生旅途中如此顽强努力披荆斩棘,爸爸的爱和支持是她的原动力。

而这样的爱是全天下父母都给得起的。

03

能被看见的人会自己找到出路

DU ZHE LAI XIN

除了父女之间的互动,书中还有一件小事给了我育儿的启发,就是大J和Y的互动,这段小插曲解答了我另一个问题—— 怎么做才能真正帮到一个人?

Y是一个处于事业低谷的妈妈,没有漂亮的简历,年龄也是劣势,好几年都是全职在家带娃。大J最开始想用刚学到的外企方法帮她进步——提高谈判技巧,增强数据分析能力等等。

结果计划定好之后,遭到了Y强烈的排斥。看起来是Y太不识相,但其实是她敏感的自尊心被碰到了。

当时的导师Peter提醒了大J:

“‘努力’也好,‘提升’也好,这些都是带有主观性的词。换句话说, 如果一个人内心没有足够的能量,外界对她的推动和督促都像是在逼迫她,反而让她觉得自己很糟糕。”


当我们想按照自己的地图给别人制定路线时,对方第一时间感受到的可能是迷惘。日常生活里,一个人如果想按自己的意愿改造伴侣,改造孩子,常常收到的也是抵抗。

于是,大J开始很用心地去观察Y的独特之处,发现她很厉害的地方。并且,虚心向她请教,请她当众分享,让她感受到尊重和接纳。就这样,Y变了,变得明亮照人——

能被看见的人会自己找到出路。

我想在日常育儿里,关于“别人家孩子”的信息真的太多了,而这些消息也会不知不觉塑造出父母心中关于“何为好”的刻板印象,而忘记身边这个鲜活的小生命有自己的一条路要闯荡。

我读完这段,再次提醒自己要多观察生活里孩子眼睛放光的时刻,从这些时刻出发,引领她走到自己想去的地方。比如我女儿暑假跟我聊,她观察到高年级学姐发育了,咳咳,我说就你这观察力,以后可以做个内衣设计师啊……

这样的 aha moment,在阅读过程中还有很多,以后还可以慢慢写出来。

04

在变化中保持主动

DU ZHE LAI XIN

在合上书的时候,我会想如果用一句话概括这本书的主旨,会是什么呢?

—— 在变化中保持主动。


人生里除了极少数的幸运儿,大部分人都要经历几次剧烈的变化,可能在生死,可能在情感,可能在事业,对于大J来说,是高考失利,是孩子早产,是创业过程中大大小小的问题,而你我在生活的河流中,也各有各的难处。

每个人的起点也不一样,但唯一不变的是生而为人,我们都有把握主动的权利和能力。

可以在哪些地方保持主动呢?大J用一本书和十八年的亲身经历来给大家做了分享:

身体,头脑和行动。

与其沉沦,与其羡慕,与其观望,不如保持锻炼,保持阅读和思考,保持行动。那么好运不久后就会来敲门,至少,你会重新爱上自己。

个人彩蛋:

我在朋友圈分享新书消息时,用了“ 分享形状具体的希望 ”,那时还没读到书,后来发现大J在书里也提到了这句“和大家分享希望”。

那么,有谁会不喜欢一本带来希望的好书呢?

怎么样,魏舒的文笔很好吧,哪怕完全不认识她,也能透过文字感觉到是个活泼开朗的女孩,一个开明有趣的妈妈。

对我和她之前对谈感兴趣的,可以点这里:

4月当当有大促,我的书也参加

满100-50
活动,感兴趣的可以欢迎点击下方卡片,购买我的新书希望这本我用心写的小书有幸能塞进你的小长假书单里~(贴心J提示:之前《 》 的部分书目也参加活动,可以一起凑单)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