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信网 责编:王荣 2025-04-27 22:55:55
手术团队为患者实施手术。(来源:平度市人民医院)
近日,平度市人民医院关节外科为腘窝囊肿的患者行微创手术,手术仅需3个5mm左右的小切口,就能达到腘窝囊肿完美切除,创口小,出血少,恢复快。
腘窝囊肿是腓肠肌内侧头的滑膜囊肿,是腘窝内滑液囊肿的总称。常引起膝后部疼痛和发胀,并可触及膝关节后方腘窝处的肿块,触摸质软,有囊性感,膝关节伸直时较明显。患者主诉以腘窝区逐渐发生肿胀为特点,伴膝后疼痛,甚至伸屈受限。偶尔囊肿可以压迫阻碍静脉回流,引起小腿水肿。
"现在终于不胀痛了,早知道这么轻松就该早点来做!"术后第2天,59岁的李女士(化名)在平度市人民医院关节外科病房走廊自如行走时,满脸欣喜地说道。一个多月前,李女士发现右腿腘窝处悄然长出一个“乒乓球”大小的包块。最初仅感轻微酸胀,但久站立后便疼痛难忍,无法完全深下蹲。晚上睡觉时,伸直腿总感觉腿窝“硌得慌”。在当地卫生院咨询后,医生建议进行手术切除,然而考虑到术后会留下长长的疤痕及漫长的恢复期,李女士一直犹豫不决。
经朋友推荐,李女士来到平度市人民医院关节外科门诊。接诊的关节外科王国海副主任医师通过细致检查发现:B超显示囊肿已经达到6.3cm, 传统手术确实存在创伤大、恢复慢的弊端。"如今,我们可以通过几个钥匙孔大小的切口,利用关节镜微创技术来解决这一问题。"王国海副主任医师的介绍让李女士重燃希望。
在李女士入院之后,关节外科手术团队进行了详尽的术前评估,以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当天,手术是在椎管内麻醉的条件下开始进行的,这种麻醉方式可以确保患者在手术过程中不会感到疼痛,同时保持清醒状态。王国海副主任医师在患者的身体上建立了三个5毫米大小的微创通道,这些通道是进行手术的关键入口。通过关节镜的辅助,能够清晰地显露囊肿的位置,关节镜技术的应用使得手术更加精准和微创。运用专业的技术,对囊肿进行了精准的剥离,并且完整地将其切除,确保了手术的彻底性。在囊肿切除的同时,还同步修复了李女士半月板的损伤,这种综合性的治疗方式有助于患者术后更快地恢复。手术在关节外科手术团队的操作下顺利完成。患者李女士在术后回忆说:“整个过程就像睡了一觉,醒来的时候发现腿窝的包块已经消失了。”
据关节外科李建国主任介绍,腘窝囊肿是关节外科门诊中常见的疾病,多发于中老年人群。其主要表现为膝关节后方出现肿物,并伴随关节疼痛和活动受限,且易反复发作。随着病情的逐步加重,患者在腿部伸直时感受到的酸痛将愈发显著,行走难度也会随之增加。
腘窝囊肿是如何形成的?目前大多数腘窝囊肿的形成原因是关节腔后方的通道口存在单向“瓣膜”,由于某些膝关节内的疾病引起关节渗液,“瓣膜”的存在使关节腔积液形成由关节腔向滑囊的单方向流动,但不能从滑囊进去关节腔,即形成单向流通的“阀门机制”,导致腘窝囊肿产生和持续存在。
腘窝囊肿如何治疗?传统的开放性手术从膝关节后方切开12cm切口,牵拉腘窝神经血管,暴露部分囊肿壁将其切除。手术不处理关节内疾病和关节囊内的单向流通现象,术后复发概率高达50%以上,具有切口大、恢复慢、感染率高、不美观、复发率高等缺点。关节镜下手术从根本上解决了以上难题,为腘窝囊肿的治疗开辟了新思路,不仅可直视下切除囊肿,还可以处理关节内半月板损伤,骨关节炎等伴随疾病,减少了术后复发风险。同时仅有3个约5mm小口,创伤小,恢复快。文/赵彦阅
[来源:信网 编辑:王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