鹭客社:守望共同的尘世故乡
文 /林鸿东
十年前,我就曾去过马巷栖云楼。
栖云楼,本地人称梳妆楼,是马巷最为知名的小楼之一,因其流传着一个与安溪才女有关的悲剧故事,从而使小楼笼罩上一层伤感的色彩。栖云楼传为清乾隆时期所建 ,这是有依据的,小楼两侧石拱门门匾分别刻有“拱辰”与“迎薰”,落款为“清溪李鸿翔书”,李鸿翔为康乾时期的安溪举人。据称原有三落(也有称五落),且前有鱼池,后有果林,其中前、中落在上世纪抗战期间被飞机炸毁,唯有后落保持原貌。如是说来,栖云楼其实就是用来提供给女眷居住的后落两层小楼,闽南人习惯于把这样的小楼称为梳妆楼。
目前,可搜集到的资料大多指出,栖云楼是马巷康乾时期巨富林百万为了儿子林中桂迎娶李光地侄女李倩(一说为李玉英)而特意建造。这里就有两个问题:一是作为新娘的栖云楼主究竟与李光地是何关系?二是栖云楼主究竟是李倩还是李玉英?这是关于栖云楼持续很久且争议较大的两个谜团。尤其是后者,给许多研究者、写作者,传播者造成了极大的困扰,目前是两种说法并存,而2013年出版的《翔安文物》一书采纳了李玉英说,导致栖云楼主为李玉英的说法渐渐成为权威说法。
为此,我认真研读了林百万墓志铭、《同安县志》、《马巷厅志》、安溪湖头李氏家族资料与新闻资讯中相关线索,渐渐摸索出了栖云楼主人真正的身份。下面,我将我的探索结果汇报给感兴趣的读者。
首先,林百万墓志铭中有一句关键性的文字:“三中桂,歲貢生,陳安人出,娶湖廣永州鎮總兵官李諱日【火呈】公郎、山東學院國子監司業諱光墺公女”。“山东学院”当指“山东学政”。据此,我们可以确认林中桂娶的是湖广永州镇总兵官李日【火呈】儿子国子监司业李光墺的女儿。
李日【火呈】是谁:李日【火呈】是李光地的“胞叔”,亲六叔。李日【火呈】是清初安溪湖头仅处于李光地的重要人物,历任台湾水师协副将、湖南岳州镇总兵、永州镇总兵等职。他有四个很棒的儿子,分别为李光墺、李光塽、李光型、李光北。四个儿子中,除李光北是举人外,其它皆为进士。李光塽当过彭水县知县、黔江知县、秀山知县、酉阳直隶州知州;李光型当过彰德府同知与刑部主事;李光北当过福清教谕。作为大哥,李光墺显然也不是一般人等,他是康熙六十年进士,先后当过翰林院检讨、山东提督学政、国子监司业。国子监司业是国子监的副长官,作为清代最高学府,国子监负责培养官员与学者,相当于教育司与清华北大的合体。说到这里,我们可以知道,林中桂老丈人的深厚背景了。
到这里,我们知道,林中桂娶的是不是李光地的侄女,而是堂侄女。
续而,我在光绪版的《马巷厅志》找到了一首栖云楼主写的诗,作者署名李氏,诗名为《秋夜栖云楼下见菊花有感》,诗题下附有题记:“氏乃安溪李太史光燠(当为 墺之误) 之女,适马家巷贡生林中桂。自幼聪敏,淹贯书史,善弹琴,工吟咏,光燠常示以诗,有:“呼婢抱书成博士,倩娘作髻斗婵娟”之句。著有《栖云闺咏》,水师提军吴必达题序。诗作为:
错下瑶池觅旧缘,埋沉幽谷自萧然。
移根九畹香谁惜?纫佩三秋意共怜。
瘦影凄凉愁露湿,残粧零落伴霜眠。
冰枝羞染黄泥污,枉抱芳心度岁年。
题记中, 李光 墺用诗句 “呼婢抱书成博士,倩娘作髻斗婵娟”形容女儿的才貌双全,这里的“倩”无法证实栖云楼主为李倩,它很可能是李光墺将女儿的名字嵌进了诗,也可以只是与“呼”对应的“请”。栖云楼主的才华不只是获得父亲的盛赞,也获得了士人阶层的认可,如擅长作诗的水师提军吴必达便为李氏的诗集《栖云闺咏》题序。要知道栖云楼主的名字,当找到《栖云闺咏》一书。目前,李氏之名虽然未能得到确认,但其为才女,已无误。
2006年《东南早报》报道的一个南安新闻,引起了我的关注。报道中提到南安石井镇民间收藏爱好者张福家家中收藏着一方墓志铭(两块),墓志铭的标题用篆字书刻“皇清邑庠生宜园林君暨男国学生敏斋君合葬圹志铭”,这是一方父子合葬的墓志铭。墓志铭文字记载,父亲林宜园(当是林逢春的号),生于康熙庚寅年,卒于乾隆丁巳年,享年28岁,娶榆林镇总兵施世騄之子施士皗之女。长子林思达,又名敏斋(应是号),生雍正癸丑年,卒于乾隆癸酉年,享年21岁,娶山东学院国子监司业李光轕(应为李光墺之误)儿子李元龙的女儿。该墓志铭前序介绍:“林宜园系同安莲塘人,后迁徙同安马巷居住”,这与林百万家族的经历是吻合的。加上康乾的时代背景及“林思达”的名字,可以判断,这墓志铭,其实就是林百万哥哥林添筹的儿子林逢春、孙子林思达的合葬墓。父子合葬的原因很可能是因为两人都是早逝。从这则新闻看,栖云楼主与林思达夫人,实为姑姑与侄女的关系。有人说,侄女的姓名,正是李玉英。
你觉得,栖云楼主的姓名,究竟是李倩,还是李玉英呢?
欢迎知情的读者文末留言指正!
本文照片均拍摄于2015年,拍摄者:林鸿东
LOOKERS鹭客社 守望共同的尘世故乡
欢迎关注鹭客社,投稿联系微信号:DONGE110
本篇图文均为原创,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欢迎转发、群发给你的朋友,欢迎分享到朋友圈。但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撰写论文等任何使用。如需转载,请通过公众号后台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