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真是离谱他妈给离谱开门,离谱到家了。

有网友无意在网上冲浪,突然刷到一个网红,长得还挺好看的,没想到再一看,这女人越看越眼熟。

这人……不是那个诈骗犯卿晨某靓吗?

怎么出狱后摇身一变,不仅变成了网红,还打着当年“最美通缉犯”的招牌,大谈人生容错率。

信誓旦旦地宣布,自己要开直播,以后少在直播间问自己当年的事情。

如此高调地在网上喊话,不仅没被骂,居然还火了,而且还是粉丝追着喂饭的那种,拼命打赏,各种礼物满天飞。

一旦有人发出质疑,铁粉们就会敲锣打鼓的在评论区狂刷:

凭什么不给别人一个重新开始的机会?

让你分分钟自闭,怀疑自己的三观出了问题。

只怪自己太孤陋寡闻了,见过太多为了流量和关注度制造噱头的事情,唯独没有见过这一种。

难道,现在粉丝的容错率都这么高了吗?

要知道2018年只有19岁的卿晨某靓,因为涉嫌“酒托”诈骗,就是因为长相靓丽,到处撒网,打着与男人恋爱的幌子,把男人带到指定场所消费,一顿下来就是成千上万的,最后25%的提成都进了她私人的腰包,这可比之前做美甲来钱快多了。



没想到这些男人也不是个个都是大冤种,花了大价钱请客吃饭后就没下文了,连美女的手都没碰过,就跑到警察局去报警。

一来二去,这样的报警案件越来越多,就引起了当地警方的重视。

经过调查,虽然没有涉黄,但他们团伙总共有10人,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就利用这样的手段,总共作案45起,诈骗金额高达140多万元。





被警方盯上后,卿晨某靓就跑了,四川绵阳警方为了把她抓捕归案,直接在下发了通缉令,还在网上放出了她的照片。

因为证件照相片,长相靓丽,卿晨璟靓突然就在网上火了,被无数网友称为“最美通缉犯”。



当时网上一片“卿本佳人,奈何做贼”的声音。

好在,通缉令发出一周后,卿晨某靓就选择了自首,第二年被判刑14个月。

虽然我们也提倡给这类人一个重新做人的机会,但一个曾经的刑满释放人员,居然摇身一变变成人生赢家,在网上大谈人生经验,甚至用曾经“罪犯”的经历来包装自己,这就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了。

先不说这种行为是不是为了吸引眼球另辟蹊径,就说这样传递出来的价值观,有没有想过对下一代的影响?

当下一代知道,刑满释放人员都能堂而皇之的当上网红,受到万人追捧,一年就能赚到无数人一辈子都赚不到的钱,那以后谁还会“做好人,做好事”?

我们不是对刑满释放人员有什么成见,网红人人都能做,但唯独刑满释放人员不能。

这是对社会公序良俗,最基本的良知。



02

当然,卿晨某靓走上网红之路,也绝不是一蹴而就就能成的事情,这背后有迹可循。

早在她服刑的时候就曾有媒体去采访她,问她出狱后有什么打算?

卿晨某靓一边在采访中流露过对过去“罪行”的悔过态度,一边表示自己有做网红的想法,而且还想做“正能量网红”。

但出狱后的卿晨某靓并没有第一时间做网红,而是开了一家奶茶店,直到当年11月份,她突然出现以“反诈人员”的身份出现在绵阳警方的“反诈app”上。

一身光鲜亮丽的打扮站在镜头前,顶着诈骗前科刑满释放人员的身份,向社会喊话,劝说大家谨防诈骗套路。



没想到再次火了。

甚至还有很多自媒体,将她和半年前出狱当老板的“偷车周某”,并称为正能量的典范。

也许就是那一次,终于坚定了卿晨某靓要当网红的决心。

从此,卿晨某靓就利用网红的身份,频频亮相直播间。

还记得上次她在网上小火了一把,是2024年她在直播间连线“反诈老陈”。



在介绍自己的时候,不但讲述了自己被判刑的经历,还特别介绍自己当年被网友称为“最美通缉犯”。

不过,她认为这个称呼不妥当,在她看来,她应该是“九亿少男的梦。”

真是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之后她还和“反诈老陈”打了一场PK,PK的方式相信大家都懂,就是在一定的时间内,按照两边粉丝刷礼物的金额来判定输赢。

这里插句题外话,我一直觉得这种PK的方式,也是一种变相的那个啥。

也怪不得卿晨某靓在PK的时候,表现出的专业程度不输任何大主播,最后当年还没翻车的“反诈老陈”,居然输掉了PK。

但卿晨某靓也在直播间里承认,自己出狱后虽然谈了一个男友,两人都到了要谈婚论嫁的地步,但男友估计还是受不了家人的压力,想到她曾经的过往,还是和她分手了。

这让她自己也很苦恼,虽然长得漂亮,但因为之前不光彩的经历,没有人愿意娶她回家。

不久后,她就开始在里喊话粉丝,关注她的账号,自己会开直播,并且下方打着的标签也是“最美通缉犯”。



03

这让我想起另一个刑满释放人员开直播带货的热搜。

起初他在网上火起来是因为他在主页中介绍自己:

2000年被拐卖,在广西玉林的养父家中长大,现在想要寻亲,但没有任何原生家庭的信息,希望获得网友们的帮助。

在他的主页里,写满了这些年的坎坷经历,吃了很多苦,遇到了很多人。



后来,又有传闻说,他长得像上海爸爸23年寻子事件中的儿子。

这也让他的账号开始有了热度。

他也趁着这波热度,不断在周柏坚诉说自己的悲惨过往,粉丝们对他也是越发的同情。



但没过多久,23年寻子的上海爸爸找到了自己的亲儿子,反而寻亲男孩这边的很多细节都对不上,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可幸运的是,这件事翻篇了,“寻亲男孩”的人设却没塌,不仅收获了一波流量,粉丝数也是不断往上涨,成了坐拥十多万粉丝的网红。

看到自己慢慢有了知名度,“寻亲男孩”同样开始了直播带货。

没想到在有次直播的时候,他自己说漏了嘴,说自己曾蹲过监狱,估计是想利用这个再次获得粉丝们的眼泪,恳请大家能给他第二次机会。

道理的确是这个道理。

没想到好事的粉丝一查,居然查出“寻亲男孩”犯的事不一般,居然是“持刀强奸未成年”,性侵一个15岁少女后被捕。



一时间激起千层浪。

原以为“寻亲男孩”的人设就这么塌了,没想到让人惊讶的,不是他可疑的“寻亲故事”,不是他偏贵的商品定价,也不是他转头用从女粉这里赚来的钱,在夜店豪横地叫上40个女孩陪酒。



而是强奸犯身份坐实后,仍旧力挺他的人:

不要理会那些黑子!
那些人都会得到报应的。
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努力生活!

这些人只注意到了他悲惨的身世,却对他犯下的罪孽视而不见,甚至美化曲解犯罪事实。

好在清醒的网友还是占了上风,“寻亲男孩”为了逃避,一度选择私密了自己的账号。

可就在网友们以为他会在网上消失的时候,他居然又开启了直播。

而且这次直播的货品,还是女性专属用品卫生巾。



你就说这人是蠢还是坏吧?

一个曾经的强奸犯在直播间公然叫卖女性用品,这难道不是对女性最大的侮辱吗?

当他带货的那一刻,他有没有想过受害者家属?有没有想过被他伤害一身的受害者?

而那些在评论区口口声声地为他打抱不平的“圣母”,难道听不见一个母亲,亿万女性的声音吗?

而某平台公然让这种人成为网红,在社交媒体上大张旗鼓的赚钱,难道传递出来的是这种价值观吗?

于情于理,于法于德,这种人都不应该出现在网络上,更不应该做网红赚钱。

因为她们赚的钱,都是通过传递不良价值观,用自己不光彩的经历,利用大众的猎奇心理蹭来的。



04

在某书上一个不一样的“哥哥”,在自我简介中,把自己描绘成一个“重获新生”、自尊自强的“好男儿”:

我不会接受别人的施舍,会用双手,靠能力撑起这个家。
我为年轻的错,付出了代价。人生在世,孰能无过。

随后,不仅大大方方地表示自己刚刑满出狱,准备创业,还晒出当年自己的“释放证明书”。



但这位哥哥却从未说自己犯的什么罪。

好在细心的网友从他晒出的信息发现,这位满口“改过自新,重新开始”的哥哥,在2017年因为强迫卖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十个月。

根据刑事裁定书,他和同伙曾把一个未成年女孩骗到湖北某省。

为了让她乖乖接客,用暴力手段不断殴打,打到听话从命。

眼看就要塌房了,结果他又开始哭惨,说自己做自媒体,只是为了“记录生活”;偏见是座大山,希望大家给自己留一条活路……

结果,评论区还真是画风突变。

有人安慰他,“不要灰心,好好做自己,加油!”

有人用理想写诗,“不要在意世俗的眼光,去追逐属于自己的光,做好自己。”



我们不知道这些粉丝是怎么想的,仿佛她们面对的,是一个不畏世俗、冲破枷锁的英雄人物。

而反观他无数在某书上记录悔过的心路历程,有对父母的亏欠,有对自我的规划,唯独没有对受害者的歉意。

这句话以上所有人都适用。

目前这人的账号已被封禁,相信平台也开始严打这样的”害群之马”。

想一想为何这样的人会越来越多,而且有很多刑满释放人员都选择做起了网红?

因为这行门槛低,且“服刑”二字也自带流量。

我们并不是一棍子把所有服刑人员打死,将他们和普通人跟别对待。

但犯罪就是犯罪,它是人类道德的底线。

一旦触碰了这条底线的人,更应该规规矩矩的做人做事。

可现在反而这样的经历,却成了某些人赚钱的工具,打着“浪子回头金不换”的幌子,骗取网友们的同情。

服刑完毕,并不意味着审判的彻底结束。

真正想改过自新,第一步就得从踏实做人开始。

如果我们让这些人都能轻易地在网上赚到钱,那些被损害、抹去的受害者姓名,又该何处安放?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