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芽梨



清秋在金家失火时逃走,燕西不但听到孩子哭声,还看见一个女子人影一闪,他高叫清秋,那人却头也没回,跑出了院子。

天亮时太太见所有人都在,唯独不见清秋,不由叫起来,燕西挤过来说看见她走了,可人呢?人呢?大家这么一追问,燕西也慌了,不确定昨晚看到是幻觉还是真人。

有人说去娘家找找吧,亲戚朋友都来了,冷家有姑娘在这里却不见来人,肯定是跑回家去了。

此话有理,太太立刻命人去看,不一会回来禀报,冷太太并不知失火,反问七少奶情况,说一会儿就会过来。

太太刚平复一点的心又跳起来,一个儿媳一个孙子,就算没有烧死,不辞而别就这样走了,也不是个好兆头。

冷太太赶来,一看院子烧成那样,清秋和外孙不见了,脸上一阵青白:我那孩子呢?可怜的孩子啊。

清秋失踪,金家在报上刊登了一则寻人启示,希望她看到能有回应。

声明发出不见消息,燕西被母亲责备,这才去清秋家查看,这一看不得了,冷家大门紧闭已搬走了。

燕西惊疑:又不曾拐走我家金钱,又不是不让她离婚,何必要这种行动呢?

四处打听,邻居说:冷家小姐投水自尽了,冷家人哭了一夜第二天就搬走了,但活不见人死不见尸,不敢十分确定,凤举燕西和梅丽跑去昆明湖查看,直到家里打来电话,说收到清秋的消息。

清秋是真的走了,可干嘛要搬家逃遁呢?这实在是出于文人的多虑和矫情,作茧自缚了

她说古有明训齐大非偶,自己饱读诗书却不能带眼识人,今天之结果是自讨苦吃,以后无颜以冷清秋三字存活,与社会相见。

意思就是我为着虚荣嫁给金燕西,枉读了这么多年书,我丢不起这个人,必要隐姓埋名方能活下去。

她怕金家来要孩子吗?不是,信中说得明明白白,是怕孩子跟着燕西遭罪,君既无伉俪之情,又何来父子之义?

他日燕西另娶,新人必看孩子为眼中钉,不如自己抚养保护,以后长大再告之身世,将来燕西若想看望,尚有机缘。

如果当年清秋恨自己有眼无珠走错路,那么后期的隐居,那就是迫不得已了。

她并没有开始新生活,仓促逃走后,虽解脱婚姻之苦,很快就陷入另一种苦楚,为生计奔波的愁苦。

再见熟人又一次急急搬家,那才是真正不愿别人知道她的过去,因为现在比先前过得更不好,妈妈舅舅可能都不在人世了,唯有乳娘夫妻陪伴着清秋。

婚姻破碎,亲人离去,抚育幼儿,这才是生活的本来面目,出逃以为开启新生活,现实却无比残酷。

甚至为了多卖几副春联,不得不丢下斯文在集市上抛头露面,这才是清秋隐姓埋名的真实原因吧。

梨芽梨 写文写字讲故事 追剧聊剧侃名人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