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首李家超用一场“大澳深度游”揭开了香港旅游的另一面——当繁华都市遇见水乡秘境,当传统非遗碰撞国际潮流,这个五一,香港正以“无处不旅游”的姿态,邀你共赴一场独特的文化与自然之旅。
特首带路探访“东方威尼斯”大澳凭什么圈粉
4月18日,李家超在文化体育及旅游局局长罗淑佩、民政及青年事务局局长麦美娟等官员陪同下到访大澳。
李家超先是乘船观赏依着河道两岸搭建、纵横交错的棚屋和周边景致,并与船上的外籍留学生聊天。德国留学生表示更喜欢香港。“香港很多元化,既是大都会,又可花短短30分钟,便能置身于大自然环境中;我的目标是以后回来香港发展事业。”
下船后李家超在大澳村内游览,并在饼店外遇到广州游客程小姐。程小姐表示看到内地社交平台推荐,专程来大澳观光,“希望往大自然方向走,空气比较新鲜,吃吃农家菜,吃吃新鲜的海鲜,会比较舒服一点。”她又说现在广州南站搭高铁来港很方便,只需约45分钟,李家超则向她推介坐艇欣赏棚屋,又鼓励她带更多朋友来游览和多消费。
随后李家超在饼店购买人气美食“沙翁”,又在海味店购买虾酱、大虾米、大地鱼粉等本地海产。李家超沿途向不少游客、市民打招呼,更有不少市民游客热情地和李家超自拍。
在离开大澳前,李家超在酒吧遇到第一次来港的英国美食博主,她表示香港是拥有最多美食的地方之一,又透露将游览香港太空馆和去海洋公园看熊猫。
从“景点打卡”到“深度沉浸”,香港旅游正在升级
大澳之旅的背后,是香港旅游的全新思路。
过去,提到香港,人们脑海中往往浮现出高楼林立的都市景象。而如今,越来越多的游客开始探寻香港的 “另一面”—— 在大澳渔村,乘坐小艇穿梭于棚屋之间,听渔民讲述百年渔业历史;在长洲岛,跟着老师傅学习制作太平清醮的 “花炮” 扎作,感受非遗文化的生命力;在西营盘的大街小巷,漫步于色彩斑斓的涂鸦墙下,打卡文艺小店,体验本地年轻人的生活节奏。
这些 “非典型” 路线,正在打破游客对香港的 “刻板印象”,让旅行成为一场与本地生活的深度对话。正如李家超在社交平台所言,旅客反馈“想看繁华,更想懂文化”,而大澳的山光水色、棚屋文化,正是香港多元魅力的缩影。
当然,为了让游客能够更便捷地体验香港的深度游,特区政府在政策和基建方面双管齐下:针对大澳等乡郊地区的交通瓶颈,政府计划扩建道路、增加旅游巴士班次,并探索水上交通专线,让游客从市区到乡郊的行程缩短至1小时内。旅发局联合本地旅行社推出 “小众深度游” 产品,根据游客的兴趣爱好定制路线,如 “美食探秘之旅”“历史建筑之旅”“岛屿徒步之旅” 等,满足不同客群的个性化需求。
民建联离岛支部主席祝庆台也表示,复活节期间大澳人潮增两至三成,超半数是外地游客,足见“深度游”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