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4月27日讯(记者 刘越)4月26日,陆家嘴金融沙龙第九期“S基金赋能股权投资新生态”在上海浦东陆家嘴圆满落幕。本期活动汇聚头部投资机构与专业服务机构代表,深入剖析S基金赋能股权投资新生态的核心要点与发展趋势,探讨S基金如何在激活市场流动性、助力产业升级中发挥关键作用。


S基金现状:优势与发展机遇

孚腾资本总经理费飞指出,S基金通过投资已成立的私募基金或购买其相应股权份额进行交易的模式具有诸多优势:一是降低投资风险。S基金能够在私募基金存在已投资产的情况下进入,相较于传统私募的基金“盲池”投资,不确定性大大降低;二是缩短回款周期。根据市场公开数据,S基金的平均投入资本分红率到达100%约需要6~7年,相较于一般PE基金7~8年以及母基金的11.1年具有明显的时间优势。三是由于大部分S基金交易为折价转让,投资当年可实现15%~20%的账面浮盈。四是收益相对稳健且有机会获取超额收益,原因在于其投资标的相对确定,收益表现更为平稳。

对于S基金的发展机遇,汉坤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钱锦认为,一是国家和地方对S基金交易市场的支持,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设立了S份额交易平台,促使了S交易规则和市场的完善;二是S交易参与者越来越多,国有背景和民营背景的买方纷纷出现。三是中介机构在过往项目上累积的经验能够给到市场上的参与者更多的支持。

S基金市场:挑战与应对方案

尽管各地均有S基金的试点和探索,但S基金的交易目前依然不是非常活跃。

费飞认为,S基金市场发展存在以下值得关注的地方:一是S基金交易的非标属性与信息不对称性使其难以形成统一的估值标准,导致买卖双方在定价上难以达成一致。二是部分项目审批流程较长,如与国资进行交易时,审批决策不能在公司层面达成,而是需要上级决策部门的同意。此外,还存在GP的主导能力尚待提升、中介服务尚待完善、多重征税等问题。

针对交易难度偏大的问题,中金资本董事总经理周智辉指出,私募股权资产定价面临多重现实挑战:底层资产数量多、尽调周期长、执行窗口期易受资产新一轮融资或市场环境变化影响。此外,中国成长型资产的特性与宏观经济变量进一步加剧估值动态变化,导致定价难度陡增。周智辉建议,借鉴银行不良债权处置经验,通过区域性股权交易中心等平台公示交易信息,既能保障透明度,又能避免行政干预价格形成。

S基金未来:趋势与愿景

盛世投资管理合伙人杨志军表示,随着市场的发展,S基金将向产业化、区域化、两极化和ESG等方向发展,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和政策导向。产业化意味着S基金将与产业方紧密合作,推动产业整合与升级;区域化则强调利用不同区域的资金解决区域问题;两极化关注投早、投小、投科技以及未来的并购;ESG投资则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趋势。

博瑔资本管理合伙人刘佳伟指出,市场扩容受三重因素驱动:存量基金规模大但IPO退出受阻;全国7家股交中心获批份额转让试点,将进一步完善交易基础设施;机构对收益风险平衡需求凸显。

钱锦认为,随着市场成熟,S交易结构日趋复杂,未来交易规模将稳中有升。展望未来,S交易市场前景乐观:一是国家对S交易市场的支持,包括建立平台、发布政策等;二是市场参与者增多、经验积累,也将推动S交易发展。同时,除常见的VC、PE交易外,并购、基建和不动产基金也开始参与S交易,尽管目前交易单数不多,但交易金额较高,S交易市场未来将更加多元化。

本次“陆家嘴金融沙龙”由上海市委金融办、浦东新区人民政府指导,“陆家嘴金融沙龙”秘书处主办,长三角资本市场服务基地、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协办,第一财经、财联社提供媒体支持。此系列活动将构建与“陆家嘴论坛”相呼应的常态化交流平台,通过机制化、场景化、国际化运作,持续输出金融改革“浦东智慧”深度赋能浦东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力助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核心区建设迈向新高度。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