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移民观察员无忧,科普华人移民的博主。

最近,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检讨”了。

原因是他们在“高才通”这个签证上的一些规定没有考虑周全,导致有内地人才钻了空子。

综合多家香港媒体的报道披露,香港近年推出包括高才通在内的多项人才入境计划,但不少“高才”抵港后只是利用暂时居港的身份各取所需,有人申请高才通签证后根本没来港居住,但子女通过受养人签证,以本地生身份报考香港的大学,引起签证被滥用的质疑。

面对公众的质疑,香港教育局局长蔡若莲在电台节目中回应,当局正在检讨相关签证安排,考虑要求申请人须在港居住一段时间,证明在港发展,子女才能享有本地生身份。

这一次内地人才倒逼香港政府改革的事件,暴露出了这两年香港火热的人才引进计划的哪些问题?后续港府将如何应对来平息香港民众的质疑呢?

首先暴露出的一个问题,就是“高才通”签证对于子女等受养人获得福利的规定。

作为一个为了填补香港移民潮留下的人才缺口,而在近两年推出的全新人才签证。“高才通”签证对于主申请人在港活动是有严格要求的。

主申请人拿到的是2年或3年期签证,按照规定,必须在香港长期居住和拥有一份长期工作,到期才能续签。

但是在这2到3年的时间里,你究竟有没有去香港住,是不是在那边工作,也没人去查。于是就有人根本不去住,但是让自己的子女通过“受养人”资格申请到的香港身份,以本地生的名义去上学。

这个想法看起来很完美,香港学校对于本地生采取公立教育免费,大学学费优惠的政策。以“香港八大”高校为例,25-26学年本地生的学费是44500港币,而非本地生的学费则从16万港币到21万港币之间,差距在4倍左右。

这样算下来,大学四年一个本地生的身份就能省下46.2万港币到66.2万港币的学费。

算得一手好账。

怪不得这么多人要申请香港身份呢。

自2022年底至今年2月底,高才通等各项人才入境计划共收到超过45万宗申请,其中逾29万宗获批,95%的人才来自内地。

这其中,不乏主申请人不来港居住,而让子女来享受香港教育福利的。他们申请香港身份,为的就是这个。

而港府对于这些人目前并没有强制居住要求,只有在续签的时候才会查看留港记录。

然后,暴露出的另一个问题,就是这一批人才缺乏“契约精神”,属于只想占便宜但不想付出的“精致利己主义者”。

香港“高才通”签证的申请根本不花什么钱,目的就是为了吸引人才来港。比如A类人才需要年薪达到250万港币;B、C类人才只需要有一张全球百强名校的本科文凭即可。不像香港投资移民还需要把3000万港币放在香港七年,人家付出的是大额现金,所以并没有居住要求。

香港之所以愿意给这些人身份,并且给他们的家人身份,就是为了他们能够来港居住和工作。并且在官网已经明确给出了要在港长期居住和工作的要求。

那么申请高才通,就是人才与港府之间订立了契约——你来港贡献你的才华,我给你香港身份和全部的社会福利。

那么你现在来都不来,连税都不给香港交,单方面毁约,那香港凭什么还要继续给你和家人福利呢?

难怪香港本地人对政府的这个政策不满,这些“毁约”的人还要占福利,不就是在抢占他们的社会资源吗?

因此,港府应该检讨。而且后续必然会推出相关政策,让没有“契约精神”的人无法享受香港的社会福利。

规则越来越严格,都是因为有人不守规矩。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