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江西频道
赣西大地的锦江之畔,宜春市上高县作为全国首批渔业绿色循环发展试点县,依托中央财政的鼎力支持,全面推进渔业绿色转型与高质量发展,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注入澎湃动能。
渔业改造标准化,打造“生态养殖新模式”
过去由于机械化程度低,建造的池塘形状、大小、深度等大多不符合渔业生产要求,加上年久失修,部分鱼塘还存在塘堰老化、淤积严重等问题,水产养殖废水排放往往不达标,养殖效益也非常低下。
上高以“整县推进”模式为核心,聚焦养殖设施升级、苗种培育强化、服务保障完善、产业链条延伸四大领域,构建全链条绿色循环体系。集中连片池塘标准化改造与工厂化养殖车间建设双管齐下,推动养殖效率跃升;智能化监测设备与生态化尾水处理设施全域覆盖,实现“养鱼不污一池水”。目前,全县连片池塘标准经改造和尾水处理项目面积5547亩,工厂化养殖新建养殖面积52469平方米,总面积增加45%左右,超过1万亩。水产品总产量年增加3200吨,渔业产值增加6600万元左右,标准化改造后的养殖区不仅尾水处理达到标准,而且亩产效益得到显著提升。
平台赋能数字化,打造“绿色渔业新高地”
随着智慧渔业信息管理平台、水质在线监测及智慧控制系统、智慧渔业环境监控系统等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建设,以“水质实时监测、智能精准投喂、病害预警防控”为核心功能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加速覆盖。依托平台数据集成,上高县构建“一塘一码”管理体系,动态追踪万亩鱼塘生态指标,推动养殖过程透明化、标准化。在已覆盖的区域中,养殖效率提升30%,人力成本下降40%。例如,在蒙山镇富坑村试点应用中,智能投喂系统使饲料浪费率降低50%,亩均收益增加1200元。
为保障“从塘头到餐桌”的全链条品质管控,上高县投资建成标准化水产品检测站,配备水产品重金属检测仪、水质多功能检测仪等先进设备,可检测重金属、抗生素残留、微生物污染等10项指标。检测站为辖区内养殖户提供免费快检服务,企业送检样品半小时内即可获取检测结果,检测效率较传统方式提升100%。检测站同步承担技术培训职能,累计为300余名养殖户开展“科学用药”“尾水自检”等专题培训,从源头减少违规用药行为。
产业链条融合化,构建“生态富民新格局”
在产量提升的基础上,该县着力构建全产业链融合发展体系,正在全力打造集“水产养殖+渔业观光+渔鲜美食”于一体的现代渔业融合示范产业园,激发特色水产养殖新经济增长点,带动农旅一体化协同发展。上高县神山湖生态园作为现代渔业融合示范产业园,集“生态养殖、渔事体验、旅游观光”于一体,年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带动周边农家乐、民宿增收800万元。“上高鳙”地理标志品牌崭露头角,通过绿色产品认证后,市场单价提升25%,产品附加值持续提升,年产量突破1万吨,带动2000余户养殖户增收。随着农事服务中心、冷链物流基地等配套设施建成投用,也将解决鱼类产品保鲜、存贮和长距离运输的重要难题,带动数千农户增收致富。(付嘉林、李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