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大连海事大学
2025年4月26日,由中国国际法学会和大连海事大学联合主办、大连海事大学法学院承办的“中国国际法学会2025年学术年会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及联合国成立80周年与国际法研讨会”在大连富丽华大酒店隆重开幕。本届年会以“加强涉外法治建设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国际法的地位和作用”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全国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政府部门、司法实务界的1200余名专家学者、实务工作者及学生参会,共同探讨国际法在新时代背景下的使命与创新路径。
开幕式由中国国际法学会常务副会长李鸣教授主持。大连海事大学党委书记许民强教授致欢迎辞,对与会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并从教学、科研、参与国际规则制定等方面介绍大连海事大学近年来在涉外、涉海领域取得的突出成绩。
外交部副部长华春莹、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副部级专职委员王淑梅、司法部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黄祎、中国国际法学会会长黄进教授分别作开幕致辞。
华春莹强调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对战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意义,指出新形势下推进涉外法治建设对维护国家利益的关键作用,勉励国际法理论和实务界从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完善规则保障、突出实践引领、坚定理念自信、夯实人才支撑五个方面为服务中国式现代化、促进国际法治进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贡献。
王淑梅表示,中国始终是捍卫国际公平正义,促进国际法发展的中坚力量。人民法院作为涉外法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充分发挥涉外审判职能作用、不断健全涉外审判体系、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定等方面为涉外法治建设及全球治理体系改革贡献中国司法智慧。
黄祎在致辞中总结了我国在涉外法治领域的创新实践和成功经验,强调要在涉外法治研究中贯穿党的领导,加快构建中国特色自主涉外法治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突出实践导向,服务国家战略,完善涉外法治人才实践培养机制,通过讲好中国法治故事彰显制度成就、提升国际法治话语权。
黄进代表中国国际法学会对到场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黄进指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及联合国成立80周年之际,本届年会主题既是对历史精神的传承,更是对时代命题的回应,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现实意义。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中国国际法学界应当围绕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增强中国话语权等议题勇于承担责任、肩负使命。
开幕式后,外交部条法司司长马新民、商务部条法司副司长于宁分别做专题报告。马新民围绕《当前国际形势与全球治理的新发展新动向》,在剖析国际形势演变的基础上,介绍了国际法在国际参与者多元化、人权问题泛化、气候变化问题主流化等领域的重要动向。于宁以《商务领域的涉外法治建设与国际法的发展》为题,指出商务领域涉外法治工作当前面临的挑战,鼓励专家学者在中国法域外适用、反制裁、国际经贸规则重构等领域提供智力支持。
本届年会设置11个分组研讨会、4个国际法青年论坛和4个主题边会。4月26日下午至4月27日上午,与会代表将围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国际法、加快推进涉外法治建设与中国式现代化、国际海洋法和极地法、国际气候变化法与国际环境法、国际法运用研究、全球治理中的国际经济法问题、网络空间与人工智能的法律规制、国际人权法、国际人道法、国际刑法、国际法史、国际法基本理论研究、全球治理中的国际私法问题、国际法的方法与教学等议题展开学术研讨与交流。
此外,年会还安排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及联合国成立80周年与国际法”和“在外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两场专题研讨会,围绕战后国际秩序构建和外层空间法律制度新发展进行讨论。
法宝新AI系列产品
智能写作
智能问答
模拟法庭
法宝来合同
法宝合规
责任编辑 | 金梦洋
审核人员 | 张文硕
本文声明 | 本文章仅限学习交流使用,如遇侵权,我们会及时删除。本文章不代表北大法律信息网(北大法宝)和北京北大英华科技有限公司的法律意见或对相关法规/案件/事件等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