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下午,“广东省中小学课堂教学数字化评价与质量提升项目”2025年春季学期省级教研活动第10场在深圳市宝安区宝安中学(集团)初中部举行。本次活动由广东省教育研究院主办,深圳市宝安区教育科学研究院承办,深圳市宝安区宝安中学(集团)初中部协办。
深圳市宝安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朱利霞致欢迎辞。她表示,在信息智能时代的浪潮中,宝安始终坚持探索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和教研数字化转型的路径。宝安区深入贯彻《深圳市宝安区中小学课程实施规划(2024-2027年)》精神,以数字化赋能教与学,探索小学、初中、高中语文全学段衔接贯通培养方向。以CSMS支撑“人人教研”的小初高衔接探索,以数据循证促进语文教学方式变革。
深圳市宝安区教育科学研究院朱利霞院长致辞
深圳市宝安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小学语文教研员陈国富老师以《数据循证促进区域语文教学方式变革》为题,以区域小学语文古诗词研究小组和典型课例为例,阐述CSMS数据循证促进学生“兴发感动”,撬动区域语文教学方式变革。
深圳市宝安区沙溪小学党支部专职副书记范国强老师以《CSMS赋能智慧诗教实践研究》为题,研究借助CSMS评价系统,以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示儿》为例,通过前测精准诊断古诗教学痛点,从互动模式、学习风格、思维培养三个维度进行全面优化,总结提炼出CSMS赋能智慧诗教的实施策略。
深圳市宝安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初中语文教研员王晓静老师的分享题目是《借CSMS探索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改进路径》,通过为新手教师提供CSMS数据解读指南,借助一课多教、同课异构等研究路径,改进古诗词教学,为区域初中语文教研助力。
深圳市宝安区宝安中学(集团)初中部殷方凯老师的分享题目为《CSMS赋能教学迭代——如何使用CSMS撰写教学反思》,从青年教师的角度,探索如何分析CSMS数据,构建基于CSMS分析的教学反思,赋能教学迭代升级。
深圳市宝安区西乡中学高中部语文科组长、区兼职教研员刘婷婷老师的分享题目是《以CSMS赋能科组教学质效提升的双重路径》,研究结合CSMS平台优势与科组资源优势,探究数据循证赋能科组课堂教学质效提升的双重路径。从横向对比课例维度,探究打造古诗词鉴赏示范课例的路径;从纵向对比课例维度,探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路径。
教研沙龙环节围绕《从工具到育人——AI时代的语文教育教学变革》这一主题,深圳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何涛、深圳市宝安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初中教研部部长,正高二级教师倪岗、深圳市宝安区教育科学研究院综合教研员王娜、深圳市宝安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高中语文教研员刘仕坚、深圳市宝安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小学语文教研员蔡晓纯、深圳市宝安区海韵学校(集团)海韵学校科研处副主任曾锦花、深圳市宝安区宝安中学(集团)初中部语文教师刘一祯等几位老师参加研讨。围绕“立足教师的教学,看AI工具的多元应用”,和“立足学生的发展,看AI时代的语文育人”两大问题,结合自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进行了深入探讨。
开展沙龙研讨
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李海东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李海东认为本场活动有三个特点:一是数据循证,推动教学方式变革有凭有据;二是策略落地,助力青年教师成长有章有法;三是教学迭代,改进课堂教学质量有始有终。同时他提出了三点启示:一是从工具到育人,数字技术带来新路径;二是从个体到团队,教研转型注入新活力;三是从经验到循证,方法创新开辟新赛道。
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李海东做活动总结
本次活动展示基于CSMS系统的古诗词常态课例迭代过程,解密知行合一的实操密码,利用大数据分析来可视化教学行为的改进轨迹,直击新课标落地痛点,借助一线实践经验摸索古诗教学新范式,展现了课堂评价大数据平台从工具使用到育人方式的核心价值。
来源:广东省教育研究院
编辑:广东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