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网
近日,华蓥市人民法院以“创新引领未来、法治护航发展”为主题召开知识产权宣传周新闻发布会,向社会通报近三年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工作成果。
图为:新闻发布会现场。
新闻发布会邀请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媒体记者及企业代表,共同见证法院以“快审精审”机制破解维权难题、以及跨域协作护航成渝经济圈发展的创新实践。数据显示,三年来该院审结知识产权案件709件,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近千万元,案件平均审理周期压缩至33天。
图为:“侵权曝光”展示。
发布会伊始,参会嘉宾在法院大厅近距离观摩了一场特殊的“侵权曝光展”。假冒商标的食品包装、仿冒知名品牌的小家电、盗版印刷书籍等30余件侵权实物与图文案例说明并列呈现。“每一件展品背后都是司法利剑出鞘的印证。”法院审管办主任冉佳麟同步发布8个典型案例,其中“敬某团伙制售假酒案”通过刑事审判严惩犯罪行为,某白酒商标权纠纷案依托“快审通道”21天化解矛盾,生动诠释了“速裁+精审”双轨并行的司法效能。
“三年来,我院知识产权案件审结率达92.8%,民事案件调撤率72.07%,71.86%案件实现全流程线上办理。”华蓥市法院副院长罗丹发布的《知识产权审判白皮书》引发关注。数据显示,法院通过“三合一”审判机制集中审理涉TCL、苏泊尔等200余件民事案件,运用“示范裁判”模式批量化解同类纠纷,单案审理效率提升40%。针对本地玄武岩纤维等新兴产业,法院建立“一企一策”司法服务机制,助推该产业产值三年增长超200%。
图为:川渝共建知识产权保护机制。
为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华蓥法院与重庆多地签署《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协作协议》,设立川渝高竹新区知识产权协同保护中心,实现跨域案件“同标准审理、一站式解纷”。三年来联合化解涉两地企业纠纷10余件,开展联合执法6次,跨域案件平均办理周期缩短15天。“过去异地维权要跑三四个部门,现在司法服务站就能‘一窗通办’。”某重庆企业代表在发布会现场点赞。
从“三项行动”打击侵权到“示范裁判”机制推广,法院给企业送上了法治“护身符”,广安市人大代表刘洪波在互动环节高度评价。政协委员胡平特别关注到,法院通过“知识产权体检”专项活动,帮助12家企业完善专利管理制度,预防潜在法律风险。
图为:川渝两地联合举办“知识产权宣传”。
面对媒体“如何平衡效率与质量”的提问,罗丹透露:法院将探索“AI+司法”模式,通过智能文书生成系统压缩30%审判耗时;同时建立知识产权侵权“黑名单”数据库,对重复侵权者适用惩罚性赔偿。
一组组数据折射司法温度:三年来,华蓥法院为中小企业减免诉讼费27.6万元,线上诉讼服务惠及900余家市场主体,涉高新技术案件执行到位率91.3%。正如《白皮书》扉页所书:“让创新火炬在法治护航中长明”,这座川东小城正以司法之力书写保护新质生产力的时代答卷。(王章、刘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