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国内结直肠癌领域权威专家共同发起的《中国早期结直肠癌全程管理指南(2025)》启动会在我院召开。来自全国结直肠外科、消化内科、病理学、影像学、内镜科等领域的40名专家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齐聚一堂,共同开启指南修订新征程。
本指南将首次系统整合早期结直肠癌的“筛查-诊断-治疗-随访”全流程管理策略,为进一步提升我国结直肠癌防治水平、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提供科学规范。
聚焦临床痛点,补齐全周期管理空白
结直肠癌是我国发病率第二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每年新发病例超55万。会议莅临专家就临床问题清单进行了讨论,并投票选出了亟待解决的临床工作中的痛点问题。他们表示,尽管《中国结直肠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2020)》已为早期筛查奠定基础,但临床实践中仍面临许多挑战:内镜、外科、病理科等多学科协作缺乏统一标准,早期结直肠癌诊疗缺乏清晰流程等。
锚定战略方向,多学科大咖领衔
本指南由我院结直肠外科学科带头人兰平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副院长张忠涛教授担任顾问,我院院长、结直肠外科吴小剑教授指导,结直肠外科六区主任何晓生主任医师等40余位跨学科专家共同编撰,建立早期结直肠癌“筛查-诊断-治疗-随访”四维管理模型,旨在建立覆盖患者全生命周期的临床路径。
张忠涛、兰平分别致辞,强调指南修订需以“立足中国实践、接轨国际标准、服务基层需求”为核心理念,助力实现“健康中国2030”癌症防治目标。
吴小剑、我院期刊中心副主任汪挺表示,我院将为指南编写提供研究场地及学术支撑,督促指南尽快落地。
根据会议讨论决定,本指南预期于2025年底发布。
会议尾声,“本次启动会标志着中国结直肠癌诊疗从‘经验驱动’向‘循证引领’的深刻转型。未来,我们将以今日共识为基石,打造一部‘用得上、信得过、走得出’的中国指南。”兰平说道。
责任编辑:刘山青
初审:戴希安
审核:乐虞莹、简文杨
终审:李文敏
审定发布:李汉荣
稿件来源:中山六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