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娄星区万宝芙蓉学校的图书室内书香氤氲,一场别开生面的“耕读传家润童心 书香护苗伴成长”主题活动在这里展开。镇相关负责人、师生与志愿者们齐聚一堂,以书香为纽带,让传统农耕文化与绿色阅读理念悄然浸润童心。


诗声朗朗,播种希望的种子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清晨,学生们稚嫩而坚定的诵读声拉开了活动序幕。在《悯农》等经典农耕诗词的集体朗诵中,孩子们用声音触摸千年农耕文明的厚重。这场活动不仅是文化的传承,更是为乡村文化振兴播撒的“希望种子”。

耕读猜谜会:指尖触摸历史的温度

“铁齿梳子长,耕田理衣裳”,随着主持人亮出谜题,现场瞬间沸腾。孩子们高举手臂,争相抢答。钉耙!当谜底揭晓,志愿者举起一件古朴的蓑衣,向孩子们讲述“谷雨披蓑、戴笠插秧”的农耕智慧。答对的学生接过刻有二十四节气的书签,指尖摩挲凹凸的纹路,仿佛触碰到了先民“晴耕雨读”的岁月。


五谷杂粮画:泥土里的艺术课

黄豆、红豆、绿豆化作“颜料”,卡纸成了“画布”。当天上午,孩子们两两一组,埋头创作“耕读主题豆子画”。有人用绿豆拼出麦浪翻滚,有人以红豆点缀成屋檐下的辣椒串,有人用黄豆摆出拖拉机的轮廓。“这是我和爷爷下田时见过的‘铁牛’!”他骄傲地向同伴解释。泥土的质朴与童真的创意碰撞,一幅幅作品让评委老师连连赞叹:“这才是扎根乡土的美育!”


阅读分享:书页间的星光

“英子的城南,有骆驼队和胡同口的吆喝声,而我的家乡,有插秧时水田里的蓝天。”五年级学生代表分享《城南旧事》的感悟时,声音轻柔却充满力量。随后,教师点评道:“读《天工开物》能触摸先民智慧,品《繁星春水》可滋养心灵成长。”这一刻,书页间的文字化作星光,照亮了孩子们眼中对“真善美”的向往。

活动尾声,一份份“护苗绿色阅读礼包”被送到孩子们手中。彩笔、文具与正版书籍,承载着社会对乡村少年的守护。孩子们的笑脸与背景中“耕读传家”的横幅相映生辉。此次读书会,让书香与泥土香交织,让传统与未来对话。正如一粒种子破土需要阳光与雨露,乡村文化振兴的梦想,也在这群孩子的诵读声、欢笑声与创造中,悄然生根发芽。(娄底日报全媒记者 盛祥桂 通讯员 刘慧 杜子隼)

一审:王星 二审:罗江 三审:刘辉煌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