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 / 小贝闻野食

写于:2025年4月27日

写文体会:来晚了,没吃到湿面别怪我哦

怎么接近关门时间还有人敢挑战:有没有面吃啊?(没错,是我了)

这家老友粉,住在龙腾路的友女从小吃到大,爱到不行。湿面是店里的招牌,一不小心来晚了根本吃不到,13:00到店的我们只剩下“完美错过”。

来都来了,怎么不试试看?点了友女百吃不腻的田鸡老友粉,汤头醇厚,蒜香浓郁,镬气十足,老友粉煮得很入味,田鸡也很大块,没有其他繁杂的味道,吃起来非常爽。

下次小吃货一定再来战老友湿面!

001

开店三十几年

店里挂着“邕城第一”的牌匾


老南宁都知道,新阳路&龙腾路这一片区是传说中南宁土著的觅食私藏根据地。

其中能让小吃货再三光顾的原因,还有这家开了三十几年的老店。它在老南宁的圈子中早就名声在外了,但却鲜有外来人口知道。


最早是路边摊起家

搬了地址,熟客一路追随


什么粉店,竟敢号称“邕城第一传统老友”?

故事要从1993年开始说起,那时的高佬叶(老板叶均桃)在中尧路支起了他的第一个路边摊。在那个互联网尚未普及的年代,高佬叶凭借着一手地道的老友粉技艺,赢得了不少食客的青睐。


“我爸一开始是在路边开,后面不让摆摊了,就到楼上自己煮了,客人就自己到楼上来找他吃粉哦。”

“我爸长得高啊,所以他们就叫我爸作:高佬叶。”

“这个牌匾是一个书法家写了送给我爸的。”

后来,由于店面拆迁,高佬叶面阁也曾短暂关闭,又在众多老顾客的强烈要求下再次开店,现在总店开在龙腾路上,叫作「高叶面阁」(原先叫高佬叶老友)。

▼老友有多好吃?点开视频就能闻到香味▼

两兄弟轮班煮粉

各有各的香


如今高佬叶逐渐年迈,但他对老友粉的热爱与执着却从未减退。这份热爱,如今已由他的两个儿子——叶氏兄弟所继承。

两兄弟虽然煮粉风格各异,但都保留了父亲手艺中的“镬气”。

叶哥属于老派南宁味,煮粉讲究猛火快炒,下料干脆爽快,猛火直逼出老友香,口味更偏向火爆与浓烈;叶弟则属于酸爽清新老友挂,他的汤底带着恰到好处的酸意,将老友味紧紧锁入粉中,让人回味无穷。


众多熟客熟知两兄弟的轮班时间安排,他们总是精准地把握时机,在特定时间段到店,只为享受那碗让他们情有独钟的粉。

002

生料煮粉和各种老友都有

想吃湿面要趁早


高佬叶家的菜单选择也不算少,其中面比较出名,不少食客来了都指定要吃面。

平时吃多了老友牛肉、老友杂粉,小吃货特意点了些少见的搭配。(对,是我本人来晚了,痛失所爱)

田鸡老友粉


高叶家的特色之一老友田鸡,用大火爆炒出汁,汤头是浓郁而鲜活的。

田鸡给的分量很足,经过爆炒的生料,吃不出一丝腥味,伴上挂满了浓郁的老友汤汁,弹弹嫩嫩的田鸡肉,还带着丝丝的甜意。


三脆老友粉


一上桌就能闻到一股浓醇的老友酸香味。老友三脆里有脆嫩爽口的猪腰、脆中带韧的花肠、还有少见柔韧弹牙的猪板筋,在酸辣浓郁的老友汤中浸润,更是多了一层风味。



八仙老友粉


出锅的老友八仙粉热气腾腾的,满满的生料铺满整个碗面,嫩滑可口的猪肉,吸满汤汁的猪皮,无腥味的猪肝......在煮粉师傅的手下,都变得老友味十足。

夹起几筷子米粉一起下肚,最后再来一口鲜汤,完美收尾。


003

这里是南宁人熟悉的味道

附近居民的嗦粉食堂


高叶面阁,在南宁已经开了三十多个年头。

褪色的招牌、早已发黄墙面上的“"邕城第一传统友粉”的牌匾和依旧沿用着老式点单牌,无不诉说着这家店的年代感。


“读书的时候,我妈就爱带我来这里吃粉。”

“这边的粉我都吃完了,最爱的还是高佬叶多。”


有的人从青涩的读书时代起,就跟着长辈来这里,在老友的粉香中,听长辈们唠着家常;从老叶在灶台前挥舞锅铲,到叶氏兄弟接过传承,仿佛又回到了那些充满烟火气的旧时光。


南宁似乎从来不缺好吃的老友粉店,但高叶面阁三十余载的坚守,让老友粉的香气在龙腾路上愈发醇厚。

找个时间约上朋友一起来吃吃,感受那股直逼鼻腔的老友香。


= 吃遍南宁 · 吹水时间 =

说说,在南宁

你还吃过哪家开了三十年的老店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

❒❒❒


法律顾问:王文君律师创新法律服务团

图文 ▏小贝闻野食

主编 ▏高冷汉堡包

© 吃遍南宁原创发布

转载授权请联系微信:cbnn365

tel:18677959216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