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天津117大厦的玻璃幕墙在风雨中斑驳十年后,一纸重启公告让它重新成为焦点。这座曾以596.5米高度剑指“中国第一高楼”的巨兽,计划在2025年以“天津新地标”的身份重生。然而,它的命运轨迹恰似一面棱镜,折射出中国摩天大楼狂飙时代的辉煌与暗影——当资本与虚荣共舞,钢筋水泥堆砌的不仅是高度,更是一场吞噬城市的“饥饿游戏”。


01

潘苏通的人生剧本,堪称一场“地产版过山车”。2007年,这位靠卡拉OK显示屏起家的香港富豪,以20.26亿港元拿下天津西青区地块时,或许正做着“再造一个香港中环”的春秋大梦。596.5米的高度设计,不仅瞄准了迪拜哈利法塔的全球第二高楼宝座,更暗藏野心:用一座集五星级酒店、超甲级写字楼与云端餐厅于一体的“垂直城市”,重塑天津的商业版图。

2008年破土动工的117大厦,初期进展堪称神速——4年筑基、3年封顶,2015年结构封顶时,潘苏通的身价随着高银地产股价飙升至1780亿港元,跻身福布斯香港富豪榜第六位。但这场资本盛宴的崩塌速度,远超摩天大楼的建造周期:十几万平方米的商业体量,实际预售面积不足5%;2015年5月,高银地产与高银金融股价单日蒸发1200亿港元,潘苏通的财富泡沫随之破灭。

如今,这座“空中废墟”内部锈迹斑斑的水管与脱落的玻璃幕墙,无声诉说着资本的残酷:封顶后的十年间,项目停滞在“玻璃幕墙安装率不足30%”的尴尬境地,成为天津滨海新区最刺眼的“未完成时”。


02

117大厦的陨落,只是中国摩天大楼狂潮中的一朵浪花。2008-2018年,中国以“平均每周诞生一座200米以上高楼”的速度,将纽约、迪拜等传统摩天都市远远甩在身后。上海中心大厦(632米)、深圳平安金融中心(599米)、北京中信大厦(528米)……这些钢铁巨兽的崛起,暗合着地方政府对“城市天际线”的病态追逐——楼高一度成为政绩的硬指标,甚至三四线城市也加入这场荒诞竞赛:九江规划333米“江西第一高楼”,襄阳祭出498米“襄阳塔”蓝图,青岛更放言挑战700米极限。

但狂欢背后,是触目惊心的烂尾数据:CTBUH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8月,中国200米以上摩天大楼达1153座,烂尾率却超过5%;81座停工项目中,66座彻底沦为“水泥巨龙”。史玉柱的巨人大厦(烂尾28年)、昆明“南亚之门”(烂尾10年)、长沙“天空城市”(开工即叫停)……这些曾被寄予厚望的“地标”,最终化作城市肌理上的伤疤。


03

摩天大楼的吞噬力远超想象。上海金茂大厦每日维护费高达100万元,其中80%用于清洗0.8万平方米玻璃幕墙——相当于两台擦窗机全年无休作业。迪拜哈利法塔夏季单日耗电3.6万度,足够点亮36万个100瓦灯泡;纽约世贸中心遗址重建中,仅电梯系统维护成本就占运营支出的40%。这些数字揭示一个残酷现实:摩天大楼的“造富神话”,实则是资本的“烧钱游戏”。

2001年“9·11”事件中,纽约世贸中心双子塔的坍塌暴露了摩天大楼的致命软肋:全球最高消防云梯仅达100米,超过此高度的楼层一旦起火,地面救援几乎失效。中国《民用建筑消防设计规范》明确规定,超高层建筑需配备直升机停机坪,但国内仅15%的摩天大楼满足此标准。2017年伦敦格伦费尔大厦火灾,因外墙保温材料易燃导致72人死亡,为中国摩天大楼的消防隐患敲响警钟。

当资本热潮退去,摩天大楼的空置率成为刺破虚荣的利刃。2023年,武汉写字楼空置率高达37.4%,意味着四成办公空间无人问津;北上广深平均空置率16.8%,沈阳更以34.4%领跑全国。苏州中南中心从729米削减至499米、武汉绿地中心从636米降至475米……这些“削足适履”的案例,暴露出摩天大楼与城市经济承载力的严重错配。


04

2021年,住建部、发改委一纸“限高令”为摩天大楼热按下暂停键:中国超高层建筑限高500米,县城住宅限高18层。这场政策转向背后,是城市发展逻辑的根本性变革:

纽约帝国大厦年观光收入超2亿美元,上海中心大厦观光厅年接待游客200万人次——摩天大楼正从“资本图腾”转向“文旅IP”。

新加坡金沙酒店通过“垂直城市”设计,将商场、剧院、博物馆融入建筑体;深圳平安金融中心采用“双层呼吸幕墙”,能耗较传统建筑降低30%。

住建部要求“一般不得新建500米以上建筑”,强制推行超高层建筑消防救援能力评估,倒逼城市告别“高度崇拜”。


05

天津117大厦的重启,或许预示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它不再执着于“中国第一高楼”的虚名,而是转向“智慧楼宇”“绿色建筑”的务实定位。这恰似中国城市发展的隐喻——从追求“刺破天际”的野蛮生长,转向深耕“垂直城市”的精细运营。

那些沉睡的“水泥巨龙”,终将在理性与创新的手术刀下获得新生:巨人大厦改造为立体停车场,昆明“南亚之门”变身文创园区,长沙“天空城市”地块重新规划为城市公园……当摩天大楼褪去资本与虚荣的外衣,回归“服务城市、服务生活”的本质,那些曾被诟病的“空中废墟”,或许能成为城市更新的最佳注脚。

摩天大楼的兴衰史,本质上是一部人类挑战重力与虚荣的寓言。当117大厦的玻璃幕墙再次映出天津湾的波光,它不仅是一座建筑的重生,更是一个时代的觉醒——真正的城市高度,从不在云端,而在脚踏实地的理性与克制之中。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