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京城,悦读春天”,4月26日上午,乘着2025北京书市的东风,“鲁迅的非凡与平凡——汪兆骞作品分享会”在北京市朝阳公园文化活动区隆重举行。在分享会现场,作家汪兆骞与读者展开深度对话,二十名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硕士生专程到会听讲,并踊跃参与交流互动。为春日的京城开启一场思想碰撞,送来一场文化盛宴,注入一缕人文书香。


汪兆骞先生是著名的文学评论家、编辑家,是出版界的前辈。汪先生的交往圈子,可谓“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辐射到了整个中国当代文坛。经汪先生孵化的作品,大多是读者耳熟能详的名作;经汪老做过嫁衣的作家尤其是文学大家,几乎占据中国当代文坛的半壁江山。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由汪先生来写中国文坛人物,剖析人物的性格与人格,自然游刃有余、特色鲜明。

退休之后,汪兆骞先生厚积薄发,经过十多年准备,撰写了中国近现代文人的集体传记《民国清流》系列。汪先生虽是耄耋之年,犹笔耕不辍,新作不断,佳作频出,在现代出版社先后出版了《民国清流》系列、《李叔同传》、《纸上起风雷》、《梁启超在饮冰室》等作品。

汪兆骞先生的每一部作品的问世,都展现了他在寻求更多的写作可能性。他一直在不断地突破自我,拓展他关注的文化、历史领域,这也是他的作品深受广大读者欢迎的重要原因。

在分享会上,汪兆骞先生就其即将出版的新作《鲁迅正传:非凡与平凡》做了精彩分享。汪兆骞先生介绍,这部新作以“双线交织”的叙事策略重构鲁迅形象。主线聚焦鲁迅从绍兴少年到文学巨匠的生命轨迹,副线则以被历史遮蔽的朱安夫人为切口,展现其作为丈夫、儿子、兄长的复杂身份,展现鲁迅平凡、温情、小气的另一面,让鲁迅从“神坛”回到“人间”。通过朱安的视角,剖析传统婚姻制度对知识分子的精神桎梏。这种“去神化”的书写,让鲁迅的“立人”思想与个体困境形成张力。


在互动环节中,来自中国人民大学的一位读者提道:“中学时阅读过许多鲁迅作品,但一直对鲁迅先生的学历不甚明了。”汪兆骞先生说,鲁迅先生后来在北大任教职,尽管鲁迅先生不像其他同事一样是留美、留德博士,他只是毕业于仙台医专,但是他胸中的文学积淀并不比别人少,甚至更多。

当现场的另一位读者问及“鲁迅先生有那么多的面,汪先生您喜欢他的哪一面”这个问题时,汪兆骞先生回应说,鲁迅先生温情的一面让他非常感动。比如对海婴的孺子牛般的宠爱,比如对许广平的专一,他在信中曾说:“女生共五人。我决定目不斜视,而且将来永远如此。”


这场持续一个小时的分享会,以《鲁迅正传》为媒介,串联起历史现场、学术对话与青年互动。分享会后,汪兆骞先生应广大读者之邀,现场为读者签名钤印,同时还接受了北京电视台读书频道的专访。

在这个美好的春日,与一本好书相遇,与一位睿智的写作者相遇,与众多志同道合的书友相遇,享受一段美好的慢时光,这无疑是分享会现场各位读者周末生活中的一场小确幸。

汪兆骞老师的好书


《李 叔同传:从风华 才子到云水高僧》

ISBN 978-7-5143-9951-6

作者:汪兆骞

定价:78.00元

李叔同是新文化运动的先驱,开现代艺术启蒙教育之先河。他在国学、诗词、音乐、美术、戏剧、书法、篆刻等方面都具有极高的造诣,是一位中国20世纪前半叶光耀一时的艺术家和风华才子。后来,他斩断尘缘,又成为一位拔乎其萃的佛门代表人物,被誉为僧德昭昭的云水高僧。

可以说,无论入世还是出世,他都向世人呈现了他凡事认真、勇猛而精进的一生。

作者汪兆骞先生从与李叔同亲友、学生的交往回忆中,从纷繁庞杂诸多史料的考伪辨正中,寻访李叔同鲜为人知的人生踪迹,和隐秘曲折的心路历程,力图还原一个真实、有温度、去神化的弘一大师,呈现了他将丰富、复杂和谐统一于一身的人性特质,摹画出百年中国由传统向现代转型中的生动侧影。


《纸上起风雷:中国文人1900—1949》

ISBN 978-7-5231-0532-0

作者:汪兆骞

定价:68.00元

《纸上起风雷:中国文人(1900—1949)》以新闻史的视角,按照时间线索打捞和挖掘了近现代史上的诸多细节和历史真相,详细梳理了1900—1949年的中国新闻人、报刊和重要新闻事件,涉及王韬、梁启超、鲁迅、胡适、徐志摩、邵飘萍、林白水、张季鸾、邹韬奋、王芸生、瞿秋白等近现代重要的历史人物,以及《新民丛报》《大公报》《新青年》《新月》《语丝》《民立报》《现代评论》《申报》等知名报刊,还原了现代中国新闻史的发展历程以及中国文人的时代气质。

作者从现代中国新闻史的兴起开始梳理,从重点新闻报刊、人物、事件等入手去进行研究,选取每一个年度发生的对现代中国历史极具影响力的新闻事件去书写,系统、全面地呈现了现代中国新闻史的全貌,同时也折射出中国向现代社会转型进程中风雷激荡的历史样态。


《梁启超在饮冰室》

IS B N 978-7-5231-0836-9

作者:汪兆骞

定价:72.00元

“知名当世,所至有声”,梁启超在戊戌变法时横空出世,在历史舞台上活跃了三十余年,对中国的历史、政治、文化产生过非常重要的影响。

本书力图呈现梁启超自海外归国,住进天津自建寓所饮冰室,直至辞世近十五年的生命状态。“今吾朝受命而夕饮冰,我其内热与”,饮冰室是梁启超生命的最后驿站,其用世之志一刻未忘。作者从文献、手稿、信札等原始资料中钩稽,以年代编织的手法,细心描摩了梁启超的政治活动、学术思想和生活日常,生动立体地呈现了学者、思想家、政治家梁启超的真实面貌和生命历程。

撰写:姚冬霞

初审:罗明钢

复审:郭伟

终审:李漓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