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催种系统自动追访漏种儿童,提醒家长及时补种;AI导诊机器人自主根据受种者需求,引导受种者前往对应工作台,无需人工介入;护士轻点屏幕,AI疫苗储发接种系统精准分拣、自动出苗,全程零差错;AI视觉留观系统及时提醒记录不合格的留观行为,规避健康风险……在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科技与AI正悄然改变着当地居民的基础免疫体验。
4月25日,正值我国第39个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笔者走进贵阳市南明区小车河街道第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探访全省首家示范化AI预防接种门诊。在这里,依托海尔生物医疗创新的AI智慧疫苗接种全场景方案,传统模式下,疫苗犹豫、排队接种、忘记留观、漏种隐忧等被智慧科技逐一化解,取而代之的是更有速度、力度和温度的免疫服务新范式。
智能催种+AI导诊,让接种更精准便捷
AI导诊机器人。
进入预防接种门诊大厅,首先近距离体验的是门诊新上线的催种小助手——AI催种系统。据工作人员介绍,过去催种靠人工,发短信容易被家长忽略,而打电话又耗费太多时间精力;现在只需将接种通知、7-1统计表、接种率统计等添加到AI催种系统,AI机器人就可以自动打电话催种,5分钟可拨打100个电话,高效省心。
不仅如此,AI机器人还能根据用户预留信息与家长多轮沟通,智能识别并采集移居、生病、拒种等详细信息,并将结果直接回写至档案中,还能自动生成处理建议。比如,因自身原因暂时不能接种的,一键备注原因,整个过程无需人工干预。“AI催种系统,能够更加及时精准地触达目标人群,这将大大提高辖区接种率,筑牢健康防线。”工作人员如是说道。
而从进门起,就不停在门诊大厅和接种台间来回穿梭的AI导诊机器人就更引人注目了。“流感疫苗和手足口病疫苗能同时接种吗?”面对家长的提问,AI导诊机器人迅速调取专业疫苗知识库,并结合大语言模型生成回答:“根据《国家免疫规划技术指南》,这两种疫苗可以同时接种,但建议分部位注射……”回答不仅包含了专业依据,还很贴心地给出了注意事项。更令人惊喜的是,当家长刷身份证后,机器人还能基于孩子的接种记录,给出“您的孩子下周该接种水痘疫苗第二剂了,建议提前预约”等个性化接种方案。
除了为受种者答疑解惑,并提供个性化接种建议外,AI导诊机器人还担当着门诊讲解员、就诊导航员、科普宣教员等多重角色。“请问乙肝疫苗接种在哪里?”语音指令发出后,机器人会自主根据受种者需求,引导受种者前往对应工作台。此外,想了解门诊全貌,AI导诊机器人通过提供图文或视频自动展示门诊、医生资质、工作安排等信息;想了解更多接种知识,它则秒变“接种专家”,科普疫苗作用、接种禁忌或不良反应……这种集导诊、宣教、查询等为一体的设计,不仅大大减少了医护人员工作量,也让接种服务变得既充满科技感也更具温度。
存种一体化、发苗自动化,让接种更安全高效
AI疫苗储发接种系统。
随着AI导诊机器人走进接种区域,一条全自动的“疫苗安全管理线”——AI疫苗储发接种系统正有序地运转着。作为整个门诊高质量运营的核心,该系统采用物联网、自动化、AI技术等,集成存储、传输、智慧接种三大系统,占地面积虽小,却能存储最多1000支疫苗;同时具备高安全性,能够实现2-8℃双系统恒温存储,并配备-25℃冷冻存储区,满足不同疫苗的不同存储要求。同时,模块化设计下,该系统还可以根据门诊接种量变化,自由选择单接种台位或多接种台位等不同配置。
在存储区,AI机器人与视觉识别技术完美结合,能够精确识别每一支疫苗,并自动分配存储到指定轨道。接种时,护士只需轻点屏幕上的智能传输系统,相应的疫苗就会自动被传送到接种桌面,单次出苗只需10余秒;同时受种者可通过核签屏查看接种信息,确保人、苗一致不出错。在此过程中,存储系统的控制终端会实时监控疫苗温度,超温自动报警,保证疫苗持久安全。此外,日常管理时,存储管理系统或接种管理系统还可实时记录疫苗出入库情况,用苗动态全程可溯,可按需实时补苗,一键自动盘点,管理更加便捷高效。
南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南明区卫生监督站)免疫规划科科长张艳表示:“门诊作为群众健康的‘守门人’,为了给辖区居民提供更加安全高效、便捷可及的预防接种服务,我们从催种、预约、取号、健康询问、登记、候种、接种、留观等各个环节入手,进行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改造,实现了门诊全场景、接种全流程的智慧升级,破解了传统门诊排队久、人工管理效率低、疫苗温度有断点、全流程信息追溯难等痛点,通过‘AI+疫苗’模式为公共卫生服务注入新动能。”
无感留观、异常自动干预,让管理更便捷
AI视觉留观系统。
规范的留观是保证接种效果的重要环节。然而,在传统门诊中,由于缺乏有效的监控手段,很多受种者或监护人在接种完成后,往往因各种原因未能严格执行30分钟留观规定,可能增加潜在的健康风险。AI视觉留观系统在小车河街道第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落地应用,则解决了这一难题。
接种完成后,可以看到与传统开放式留观区不同,在无感留观区,不需要人工签到、签出,通过人脸识别技术可全程自动记录留观时间。原来,在登记台完成人脸采集后,受种者的相关信息会被录入临时人脸库,并通过AI边缘计算设备等实现出入口检测和人脸识别对比。一旦有人未满30分钟便试图离开留观区,系统会自动语音提醒,引导其按要求完成留观。如果受种者执意离开,系统则会自动截取视频片段并保存。对此,相关工作人员解释道:“这些数据会同步到免疫规划系统,形成完整的留观记录,这既保障了受种者安全,也更便于门诊进行接种全流程的追溯管理。”
更重要的是,这种无感留观模式无需增加额外的操作步骤,也不会改变原有的接种流程,真正实现了“无感知”留观体验,同时也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让他们有更多精力专注于接种服务。(文/图 康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