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陆弃

巴基斯坦再一次以行动和誓言向世界宣示:面对威胁,无论是恐怖主义,还是对国家生存权的侵犯,都将遭遇毫不妥协的强力反击。当地时间4月26日,巴基斯坦三军新闻局发布声明,宣布在西北部开伯尔-普什图省三地展开反恐行动,成功打死15名恐怖分子,尽管两名安全人员壮烈牺牲,但巴军铁腕打击暴力分子的决心不容动摇。几乎同一时间,总理夏巴兹也在公开场合警告印度,任何试图转移或封锁巴基斯坦水资源份额的行为,都将遭到全面反击,巴方绝不会在核心利益问题上妥协。



这场反恐行动,是巴基斯坦在动荡局势下展现国家意志的重要信号。根据巴军方声明,针对开伯尔-普什图省格勒格、北瓦济里斯坦和南瓦济里斯坦三地的恐怖势力据点,巴安全部队根据情报发起精准打击,在激烈交火中打死8名、4名和3名恐怖分子,并缴获大量武器弹药。尽管北瓦济里斯坦的战斗异常惨烈,导致2名安全人员阵亡,但整体行动再次证明,巴基斯坦不会给恐怖主义留下一寸立足之地。军方承诺,反恐作战将持续进行,直至彻底清除威胁国家安全的所有隐患。

与反恐战火交织的,是更加严峻的外部挑战。日前,印度政府以克什米尔地区枪击事件为由,单方面宣布暂停履行1960年《印度河用水条约》,试图通过断水封锁的极端手段向巴基斯坦施压。此举不仅打破了两国间维持了六十余年的基本合作框架,更直接威胁到巴基斯坦赖以生存的水资源命脉。面对这一赤裸裸的威胁,夏巴兹在开伯尔-普什图省军事学院的讲话中毫不退让,直言水资源是巴国家核心利益,任何外部势力企图侵害都将遭到最坚决的反击。夏巴兹强调,巴基斯坦绝不会在事关生存的议题上做任何妥协。



巴基斯坦的强硬不仅是愤怒的宣泄,更是基于冷酷现实的必然选择。印度河流域为巴基斯坦农业灌溉提供超过80%的水源,一旦水流被封锁,全国粮食安全、工业生产乃至社会稳定都将遭到严重打击。印度政府以克什米尔地区一起尚无定论的枪击事件为借口,悍然撕毁国际承认的条约,显然早已不是简单的外交报复,而是公然的生存威胁。面对如此挑衅,任何一个有尊严、有理性的国家都不可能保持沉默,更不可能坐以待毙。

夏巴兹政府在这一危机中展现了清醒和果断的态度。一方面,巴方主动提出愿意接受任何中立和透明的国际调查,驳斥印度将克什米尔枪击事件强行扣帽的无理指控;另一方面,在反恐行动中以实际战绩向国际社会证明,巴基斯坦正在积极履行全球反恐责任,绝非滋生恐怖主义的“避风港”。双线作战,内外兼顾,巴基斯坦向全世界发出了清晰信号:无论是应对内部挑战,还是外部封锁威胁,巴方都将以最强烈的意志捍卫国家利益。

然而,值得警惕的是,印度此举背后,明显带有国内政治操作的动机。随着大选临近,莫迪政府亟需民族主义叙事巩固选票,而挑起与巴基斯坦的紧张关系,历来是印度内部转移矛盾、激发民众情绪的惯用伎俩。然而这一次,莫迪政府玩火的代价极为高昂。印巴同为核武国家,任何局势失控的风险都不是局限于边境局部冲突,而是可能引发不可控的连锁反应,危及整个南亚乃至全球安全格局。而以水资源为武器的挑衅,更是在国际法和人道原则上自取其辱。



面对当前局势,巴基斯坦必须继续以全方位的战略应对挑战。一方面,要在外交上迅速组织国际舆论反击,揭露印度单方面破坏国际条约、威胁地区和平的真实意图;另一方面,在国内需加紧水资源管理和储备体系建设,积极探索新的水源调配与基础设施升级,强化经济与社会韧性。同时,军方必须保持高度戒备,确保一旦局势进一步恶化,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来自外部的各种挑衅与威胁。

巴基斯坦正处于内外压力交织的关键时刻。反恐战线与水资源防卫战线同时拉开,国家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但正是在这样的关头,国家的韧性、决心与智慧也将得到最严峻的检验。夏巴兹政府的强硬表态和军方的雷霆出击,既是对国内民心的安抚,也是对国际社会的有力宣示:巴基斯坦不会在威胁与恐吓面前屈服,更不会在事关生存的问题上让步一寸。挑战已然摆在面前,回应只能是坚定无畏,斗争到最后。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