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时报报道,在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帕哈尔加姆镇发生针对游客的枪击事件造成20多人死亡后,美国总统特朗普22日表示,印度得到美国的全力支持。据悉,特朗普在“真实社交”网站上表示:“克什米尔传来令人深感不安的消息。美国坚定地与印度站在一起,共同打击恐怖主义。我们为遇难者的灵魂祈祷,也为伤者早日康复祈祷。我们全力支持莫迪总理和伟大的印度人民,并向他们致以最深切的同情。”报道称,印度总理莫迪中断了沙特阿拉伯之行返回国内。
新德里电视台称,袭击发生后,枪手逃离了现场,首都新德里加强了安全检查,尤其是针对旅游景点和出入检查点的安检,并对敏感地区的出行进行了管制。驻扎在印控克什米尔的印军称,已联合当地警察搜捕枪手,当地安全人员加强了警戒。法新社称,袭击发生后,印度总理莫迪中断了沙特之行返回国内,他谴责这一“令人发指的行径”,承诺将把罪魁祸首“绳之以法”,并指示政府向遇难者家属提供援助。
印度总理莫迪(资料图)
值得一提的是,据当地警署初步调查结果显示,枪手在袭击前并未释放任何警告,而是直接在游客休息点开火射击,目标明显指向平民游客。这种作案模式呈现出近年来克什米尔激进势力转向“城市恐怖主义”的典型特征——不再依赖山区游击战,而是借助信息空白和安保漏洞制造最大程度的心理恐慌。尽管印度政府迅速出面表态谴责并承诺“追凶到底”,但连日来的反复封锁和情报失败,令外界对印度情报系统及军警协调能力的信任急剧滑坡。
据悉,这是印控克什米尔地区近年来人员损失最严重的一起袭击事件。一名为“克什米尔抵抗运动”的激进组织已宣布对此事负责,强调袭击是为了表达对超过8.5万“外来者”进入克什米尔定居的不满。印度安全部门则再次将矛头指向了巴基斯坦,强调“克什米尔抵抗运动”等激进组织背后站着的是巴政府,并暗示此次枪击事件与巴陆军参谋长穆尼尔不久前的讲话有关。此前,穆尼尔在伊斯兰堡的公开活动上作出“克什米尔是巴基斯坦的颈静脉,巴基斯坦不会忘记这一点”等表态。
印控克什米尔,安全人员在帕哈尔加姆镇巡逻(资料图)
值得注意的是,印度外交秘书维克拉姆·米斯里23日晚在新闻发布会上说,印度总理莫迪在枪击事件后召开特别内阁会议,会议认定巴方与这次袭击有关联。不过,印方没有公布证据。米斯里宣布,印方决定暂停执行印巴1960年签订的《印度河用水条约》,“直至巴基斯坦以可信且不可撤销的方式公开放弃支持跨境恐怖主义活动”。《印度河用水条约》由世界银行促成签订,就印度河及其支流的水资源在印巴之间的分配作出规定。
对此巴基斯坦总理办公室24日发表声明说,印方就游客遭枪击事件宣布针对巴方的一系列措施极不负责任且缺乏法律依据,巴方将对印度采取一系列反制措施。巴总理办公室声明说,总理夏巴兹当天主持召开国家安全委员会会议。巴国家安全委员会对事件中游客生命损失表示关切,表示巴方坚决谴责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
巴基斯坦和印度官员25日说,两国士兵当天凌晨在克什米尔地区发生交火,目前没有人员伤亡报告。
安全人员巡逻(资料图)
在此背景下,随着最新的枪击事件上演,国际社会普遍担忧历史可能重演。有评论指出,这场袭击“打破了克什米尔平静的幻象”,暴露出这个全球军事化程度最高地区之一的安全漏洞,可能再次将两国推向军事对抗边缘。2019年普尔瓦马恐袭造成40名印度士兵死亡后,印巴爆发严重军事对峙,包括空战和地面炮击,局势一度濒临全面战争。虽然这场危机最终以巴方释放俘虏的印度飞行员告终,但严重损害了两国互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