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爱国流量”的时代,很多人微博签名都写着“寸土必争,寸心不让”,朋友圈转发“国家面前无个人”的豪言。

只要一条国际新闻,就能迅速引爆他们的集体情绪,焚烧起万丈红心,恨不得自己立刻变成一颗高速飞行的子弹,射向一切敢于“不爱国”的目标。

不过,那些在屏幕上拳拳到肉、口吐莲花的“爱国人士”们,转过身来,却常常是生活中最尖刻、最冷漠、最令人窒息的人。

他们恨邻居、骂同事、怼亲人、吼孩子;他们对同胞的脾气,比对外国敌国的仇恨还要生猛三分。

这些人一边在微博上痛骂:“谁敢辱我祖国,必灭其族!”同时却又一边在现实里对公共事件的受害者嘶吼:“你怎么这么蠢,活该倒霉!”

送他们一句评价:热爱祖国到要命,讨厌同胞到发疯。

据我观察,越是网上爱国的人,越在生活中充满戾气。

从心理学角度看,爱国是一种低成本的道德投资。不用真正放弃什么,不必忍耐具体的人,只需在键盘上起舞,或者在心里立个flag:“我热爱祖国!”

手指动一动,就能获得这种最廉价的自我精神按摩——爽啊!



以下为“流量爱国者”们的一天:

早上出门,看到小区保安,皱眉:“这些人怎么这么蠢?”

中午吃饭,嫌外卖骑手慢了两分钟,怒骂:“国家怎么有这种废物!”

下午开会,对同事说:“你这种智商怎么不去死!”

晚上刷手机,看到国际新闻,眼眶湿润:“祖国强大,我骄傲得想哭!”

睡前发条朋友圈:“愿山河无恙,愿祖国永昌!”

评论区点赞过百,自我感动到热泪盈眶,成功完成一天的道德自我按摩——睡觉!

但相比之下,爱一个具体的人就麻烦多了。

爱人这件事,需要忍耐、理解,需要一次次在琐碎与不完美中咬牙坚持。这不是精神按摩,这是精神健身,还得流汗、疼痛,太苦太累了,没性价比。

于是,这些人“聪明”地选择了去爱一个抽象概念。

爱国的他们,口头上说着“人民万岁”;但现实中,他们开车加塞、排队乱挤,处处喜欢和“人民”争个你死我活。

其实,这种“远爱近恨”的症状,在我们的文化传统里早有伏笔。

春秋战国时,墨子就痛心疾首地喊着“兼爱无差等”,要我们一视同仁地去爱一切人。然而,几千年下来,这微弱的理想主义小苗被现实踩得连根须都不剩。

儒家的亲疏有别之爱倒是更贴合实际,但即便如此,很多人也学了个四不像。

在他们看来:“小家可弃,大义当前;亲人可嫌,天下为重”。听着豪气冲天,实则是一种伪超然——自己处理不好三尺家庭小事,却要空手摘星,动辄谈拯救国家。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个体主义一向稀薄,“家国一体”的观念根深蒂固。可是,一体归一体,责任并没有细细铺开。很多人的情感系统里,从来没学会如何去爱具体的人。

他们习惯了崇拜一个抽象的、完美的集体对象,却厌恶与自身处境太过相似的人——因为那提醒了他们自己的卑微、无能、焦虑、失败。

正如鲁迅先生笔下的阿Q,输了一场架,就自我安慰说:“儿子打老子,不算打。”类似地,“伪爱国者”骂完家人朋友,心里一拍大腿:“不重要,重要的是我热爱祖国!”

至于怨气冲天的家庭氛围,那孩子在咒骂中成长的精神废墟,算个屁。

另外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对大国大民族的认同,是一种精神鸦片,能暂时止痛。尤其是当个人生活不如意、工作受挫、情感破碎时,他们亟需一个更大、更强、更不可批评的对象,来托举起自己萎缩的自尊。

爱国,正好满足了这个需求。

他们的心理机制通常如此:

失败?没关系,我是伟大民族的一份子。

穷困?没关系,祖国强大,我沾光。

没人爱?没关系,我还有国家疼我。

在这种情感寄托下,身边的人变成了一个个碍眼的提醒——提醒他们自己并不幸福、并不强大、并不被理解。他们当然不喜欢这些提醒,于是越来越冷漠、越来越易怒,只在宏大的叙事中获得喘息之机。

但说到底,真正伟大的爱国者,往往是从具体的人开始练习爱的。

你对餐厅服务员好言好语,才是爱国;你耐心对待孩子,才是爱国;你不要对外卖员趾高气昂,才是爱国;你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并且为他们发声,才是爱国。



国家不是抽象的图腾,它是14亿活生生的人的集合。

连最微小的关怀都做不到的人,开口闭口谈爱国,无异于说自己要练成天下第一武功,却连弯腰捡刀都嫌麻烦。

古人有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不是反过来的顺序——没有修身齐家,就妄想治国平天下,最后只能变成嘴炮大师。

所以,那些动辄在朋友圈转发“国强”之类大字海报、却连楼下大妈卖菜找错了三毛钱都能当场暴怒的人们,建议这些人想想,卖菜大妈究竟算不算你的“同胞”?

据我观察,那些人口口声声的“同胞”仅限于网上,而现实中的人,在他们眼中都是游戏中的NPC罢了。

而真正值得敬佩的,是那些默默爱着身边人的人。他们或许不擅长大声疾呼,却用小小的温柔、点滴的耐心,在为这个国家铺垫最坚实、最温暖的底色。

还有那些指出社会问题的勇敢者,他们用自己的良心和勇气,促进这个社会的进步。他们不是因为“恨国”而指出问题,反而是因为太在乎自己的祖国了。

最后一句送给热爱祖国但不爱身边人的“伪爱国者”们:

"爱抽象的祖国很容易,但爱具体的同胞很难。真正的勇士,不会总在朋友圈里振臂高呼,只会在烟火人间中默默散播悲悯与温柔。"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