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的空调发出轻微的嗡鸣,李建国盯着办公桌上那封红头文件,文件上 “干部轮岗” 四个大字刺得他眼睛生疼。在财政局待了十五年,从青涩的小科员熬成科室负责人,如今一纸调令,竟把他派到了农机局。
“老李,收拾好了?” 办公室门口传来熟悉的声音。抬头一看,是老搭档张涛。
李建国苦笑一声:“收拾得差不多了,没想到临了还来这么一出。”
张涛走进来,随手拉了把椅子坐下:“现在上面就喜欢搞这些轮岗,说是为了培养干部多方面能力,可谁不知道,就是想打破一些小圈子。你也别太在意,农机局虽然冷门点,但好歹也是个正科级单位,到那就是副局长,说不定是好事。”
李建国叹了口气:“好事坏事现在还说不准,就是舍不得这里的一切。对了,这边的工作交接你多费心,别出什么岔子。”
张涛拍了拍李建国的肩膀:“放心吧,你还信不过我?倒是你,听说农机局那边情况有点复杂,周局长这个人,表面笑呵呵,可不好对付,你过去可得小心点。”
李建国点点头,心里却有些不以为然。在财政局摸爬滚打这么多年,什么场面没见过,还能应付不来一个农机局?
到农机局报到那天,阳光格外刺眼。李建国早早来到单位,办公楼略显陈旧,墙皮有些剥落,和财政局气派的大楼形成鲜明对比。走进局长办公室,周局长热情地迎了上来:“小李啊,欢迎欢迎!早就听说你在财政局工作能力很强,现在能来我们农机局,可是给我们局注入了新鲜血液啊!”
李建国连忙客气道:“周局长过奖了,以后还请您多多指教。”
周局长摆摆手:“指教谈不上,咱们互相学习。对了,局里的财务工作一直是个老大难问题,你在财政局干了这么久,这方面经验丰富,这块工作就交给你负责了,我也好松口气。”
李建国心里咯噔一下,隐隐觉得事情没那么简单。但既然领导交代了,也只能硬着头皮应下:“好的,周局长,我一定尽力做好。”
接下来的日子,李建国一头扎进工作中。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农机局的财务状况简直一团糟,账目混乱,很多支出都没有正规发票,甚至还有一些莫名其妙的 “招待费”“差旅费”。
这天,李建国把负责财务的王会计叫到办公室:“王会计,这些账目是怎么回事?很多都不符合财务规定啊。”
王会计推了推眼镜,皮笑肉不笑地说:“李局长,这些都是以前留下来的老问题了,一直都是这么处理的。您刚来,可能不太了解情况,慢慢就习惯了。”
李建国皱起眉头:“习惯可不行,不符合规定的账目必须整改。从现在开始,所有支出都要严格按照财务制度来,没有正规发票的,一律不予报销。”
王会计脸色变了变,语气也有些生硬:“李局长,您这么做,下面的人可不好交代啊。而且有些费用,是周局长特批的……”
李建国心里一沉,他知道自己这是触到了某些人的利益,但他不想妥协:“不管是谁批的,都得按规矩来。王会计,你是老财务了,应该明白我的意思。”
王会计没再说什么,阴沉着脸走出了办公室。
果然,没过多久,周局长就把李建国叫到了办公室:“小李啊,听说你对财务工作抓得很严啊?”
李建国点点头:“周局长,我也是按规定办事。现在审计越来越严,咱们得把财务工作规范起来,不然以后出了问题,谁都担待不起。”
周局长笑了笑,眼神却有些意味深长:“你说的没错,规范是好事。但有些事情,不能只看表面,得考虑实际情况。咱们农机局和财政局不一样,很多工作都需要灵活处理,太死板了,工作可不好开展。”
李建国心里明白周局长话里的意思,但他不想让步:“周局长,我理解工作需要灵活性,但原则问题不能碰。我保证,在合规的前提下,一定把工作做好。”
周局长看着李建国,沉默了一会儿,说:“行吧,你有你的想法,我也不勉强。不过,有些事情,还是多商量着来比较好。”
从局长办公室出来,李建国的心情有些沉重。他知道,自己这是站在了风口浪尖上。但他从小受父亲的教导,做人做事要正直,不能违背原则。他下定决心,无论遇到多大阻力,都要把财务工作整顿好。
接下来的日子,李建国一边和各种不合规的账目作斗争,一边努力推进农机局的业务工作。渐渐地,局里的一些人开始对他有意见,背后说他 “不懂规矩”“爱出风头”。但他不为所动,依然坚持自己的原则。
转机出现在一次省里的审计中。因为李建国前期的整顿工作,农机局的财务状况虽然还有一些问题,但相比以前已经规范了很多。审计组对农机局的整改工作给予了肯定,周局长也因此在市里的会议上受到了表扬。
会议结束后,周局长特意把李建国叫到办公室,脸上带着真诚的笑容:“小李啊,这次多亏了你。以前是我考虑不周,差点犯了大错。以后局里的工作,还得靠你多费心啊!”
李建国有些意外,但更多的是欣慰:“周局长言重了,这都是我应该做的。以后我们齐心协力,一定能把农机局的工作做得更好。”
窗外的阳光依然灿烂,李建国望着远处的农田,心里充满了希望。他知道,这次轮岗,不仅是工作岗位的变动,更是一次对自己的考验和成长。在未来的日子里,他将继续坚守原则,在新的岗位上发光发热。
以上展现了李建国在轮岗中的坚守与成长。你对故事节奏、人物塑造是否满意?若有其他想法,欢迎随时和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