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和陈赓,同为开国大将。并且这两人在民间的知名度,要高于其他大将。解放战争中有一支陈粟大军、还有一支陈谢大军,两支大军打得敌人闻风丧胆,几乎无人不知:陈粟中的“粟”,就是指粟裕;而陈谢里的“陈”,则是陈赓。所以归根到底,这两位将军是以过人的战功战绩,得到后辈敬仰称颂。



并且粟裕、陈赓两人,还是一对挚友,这也许就是名将间的惺惺相惜之情。早在1927年南昌起义时,他俩就是起义部队中的基层军官,陈赓在20军担任营长、粟裕则是11军里的一名班长,只不过那时候彼此还不熟悉。真正互相认可,是在十几年后的解放战争期间。



1948年中原和华东战场连续爆发两场大战:豫东战役和淮海战役,都可以算是粟裕军事生涯中的名局,这时他已经成为华东野战军代司令员,属于我军战区级的重要军事主官,职级反超陈赓。

豫东战役期间,陈赓所部作为兄弟部队,积极配合华野主力的作战行动,指挥部队牵制国民党军,确保粟裕取得豫东大捷;而淮海战役打黄维兵团,粟裕又给中野推荐了土工打法,最终突破了黄维的汽车防线,陈赓对粟裕的谋略、经验称赞不已。



通过这两次密切配合,两位将星彼此欣赏,逐渐成为了好朋友。而在建国之后的一段时间,他俩更是在解放军总参谋部直接共事,粟裕担任总长、陈赓则是第一副总长,经常一起切磋军事观点和战术,那段日子他俩相处得极为愉快。

但五十年代后期,两位战功赫赫的名将,却都意外地“闲”了下来。



1957年后,陈赓两次心梗发作,都是在鬼门关前被抢救回来。中央非常关心陈赓的身体,为了保护这位栋梁之材,暂时不再让他从事高强度工作,转而以休养治疗为主。

粟裕则是受到58年军委扩大会议部分议题的冲击,不能继续担任全军总参谋长了。他被降职调往军事科学院,在叶帅手底下工作。不过,那次针对粟裕的批判是错误的,多年后大将被恢复了名誉。



1961陈赓在上海调理身体时,组织分了一套别墅供他居住,条件很不错。这段时间粟裕恰巧也在上海。他虽然挂职军事科学院副院长,但工作并不繁重,加上美尼尔综合症一直未完全治好,所以也被安排到上海休养一段时间。

陈赓得知粟裕来了,感到非常高兴,他俩在上海见了几次面,一起叙旧聊天。陈赓虽然患病,但幽默风趣的特点没有丝毫改变。有一天,他突然半开玩笑半认真地对粟裕说:你住的那套房子太小了,不像回事,既然你的官比我大,我就把自己的别墅让出来,给你住!



其实这时候的粟裕,职级不比陈赓高,粟裕早已不当总参谋长了,谈不上“官大”。两人虽然都还挂着国防部副部长的名,但因为各自的实际情况,也不具体从事相关工作。陈赓之所以会这么说,是随口找了个由头,劝粟裕住好一点的房子,老战友的感情是很真挚的。



因为只是临时来上海住一段,所以粟裕的住所没有陈赓那边条件好,倒也没什么。粟裕性格谦和,陈赓讲的话令他感到温暖,但他却不会接受,只是感谢陈赓的好意,说自己习惯住得俭朴一点。陈赓很了解粟裕,听罢也便不再坚持。

令人遗憾的是,就在这次会面后不久,陈赓大将第三次心梗发作,在58岁的年纪骤然离世。闻知噩耗后粟裕伤心痛哭,亲自参加了好友的追悼会,送他最后一程。



陈赓病逝后的那段日子,粟裕经常对着他的遗像发呆,回想起曾经在总参共事的时光,不禁黯然神伤。在军事科学院院长叶剑英元帅的关心下,粟裕才逐渐走了出来。

本栏目由军事历史作家运营,专注于军情、军史、战史、国际关系研究,以专业视角为您还原全貌,带来精彩细节。作品覆盖图文、视频、音频领域,欢迎关注以获得更多精彩文史内容,也欢迎您点赞、评论支持,作者期待您宝贵的意见建议。本文全网同步,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