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委宣传部联合中亚北路街道办事处、新疆颐和医疗,于4月26日成功举办“小小中医传承人——中医药文化探秘之旅”社科普及活动。辖区200余名居民及儿童在春日暖阳中开启了一场沉浸式中医药文化体验。

活动现场,木质药柜陈列着贴有标签的药材标本,人体穴位模型搭配卡通贴纸生动示教,《黄帝内经》插画与经络图展示,构建出穿越时空的中医文化场域。来自辖区的百名幼儿园学童化身“中医小传人”,通过触、嗅、视、做多维感知中医药文化。


在“药材小侦探”环节,孩子们闭眼触摸盲盒中的菊花、陈皮,通过嗅觉辨识药材特性;“穴位小达人”体验区,专业医师手把手教授推拿手法,结合“感冒该喝姜汤还是吃药”等生活化问题,阐释中西医互补理念。户外休闲区飘散着草药的清香,亲子家庭协作研磨紫苏、藿香,制作驱蚊安神香囊,体验中药保健茶饮的配制艺术。


“神农爷爷为什么要尝百草?”在中医故事剧场,动画短片《神农尝百草》引发孩子们的热烈讨论。乌鲁木齐市中医院儿科专家袁敏华结合四季养生智慧展开讲座,将“春生夏长”的自然规律与儿童保健相结合,现场演示春季舒展筋骨的养生操。她强调:“从李时珍《本草纲目》到现代应用,中医‘治未病’的智慧应融入日常生活。作为医者,我希望让更多家长便捷获取专业指导,让更多家庭受益。”


新疆颐和医疗赵世杰院长在现场强调:“首要目标是帮助家长正确应对儿童常见病。当孩子出现积食、发烧、咳嗽时,一要科学认知不焦虑,二要了解饮食禁忌与调理方法,三要辨明寒热证型合理用药。”他特别指出:“很多家长在孩子发烧时仍让其食用水果、饮用牛奶,其实奶制品与血液同源属阴性,可能加重发热症状。我们希望通过专业指导,让家长理解抗生素不能滥用,建立中西医优势互补的健康管理意识。”

辖区居民马淑英对活动深有感触:“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幼儿园也在实践中医药文化。它不仅缓解现代人快节奏生活带来的颈椎病、失眠等亚健康问题,更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她以幼儿园的实践为例:“春风时节带孩子制春茶,大寒煮红枣生姜茶,秋季润肺熬果茶。食堂伙食也顺应节气变化,比如冬季煮羊肉汤驱寒。这些贴近生活的教育,成本不高却意义深远,让孩子从小将文化根植于心。”

本次活动通过“场景还原+互动体验+生活实践”的创新模式,将《黄帝内经》的深奥智慧转化为可触摸的文化符号。孩子们在研磨药材时感悟“药食同源”,在调配养生茶中领会“四时有序”,在辨识穴位间体察“治未病”理念,实现了中医药文化从典籍到生活的创造性转化。

(中国日报新疆记者站记者毛卫华|朱歆柯穆)

来源:中国日报网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