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爆发后,苏联阵营国家基本都是支持越南。东南亚国家基本上保持中立立场,不过泰国却是支持中国的国家。尽管泰国并非直接参战方,但其通过外交声援、地缘战略配合和间接军事协作等方式,展现了对中国的支持。那么对越自卫反击战爆发,泰国为何支持我国呢?
第一,泰越矛盾。泰国和越南矛盾激化,主要因为1978年底,越南出兵占领柬埔寨。柬埔寨位于东南亚中南半岛,分别和泰国,越南,老挝接壤,面积约18.1万平方千米,人口约1600万。
柬埔寨中部和南部是平原,东部、北部和西部被山地、高原环绕。最高峰为豆蔻山脉东段的奥拉山,海拔1813米。柬埔寨西部和泰国接壤,东部和越南接壤,泰柬边境地形以平原为主,一旦越南占领柬埔寨,就突破了柬埔寨东部,北部和西部的山地高原,形成了对泰国首都曼谷居高临下的压迫态势,使传统上依赖地形防御的泰国陷入战略被动。
基于柬埔寨的战略价值,历史上泰国和越南就对柬埔寨展开了激烈争夺。19世纪初,越南阮朝明命帝推行激进扩张政策,1834年直接派驻军队和行政官员管理柬埔寨,引发暹罗拉玛三世的军事干预。1841暹越战争爆发,双方互有胜负,到1845年,暹罗和越南最终达成妥协,柬埔寨同时向暹罗和越南两国称臣,成为了两国共同拥有的藩属国。基于历史原因和现实原因,泰国不愿看到越南占领柬埔寨。
第二,冷战矛盾。泰国地处中南半岛中心,南部靠近马六甲海峡,东邻老挝和柬埔寨,西靠缅甸,是连接东南亚大陆与海洋的枢纽。这种地理位置赋予泰国“桥梁国”的角色。泰国传统外交以灵活著称,擅长在大国间保持平衡。早在殖民时代,泰国西部为英国占据的缅甸,东部为法国占据的老挝,柬埔寨,越南。泰国夹在英法两大殖民帝国之间,保持了独立地位。
冷战时期,世界分裂为东西方两大阵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以苏联为首的华约,展开了激烈的对抗。越南属于苏联阵营国家,1978年11月,苏联与越南签署了具有军事同盟性质的《苏越友好合作条约》,1979年将金兰湾基地交由苏联使用。当时泰国驻联合国大使,就在安理会发言中直接表示:"苏越同盟正在威胁泰国的安全。"
在这种情况下,泰国开始奉行亲美立场。当时中苏交恶与中美关系正常化(1979年1月1日建交)为泰国提供了新的战略选项。泰国总理江萨·差玛南表示:中国是遏制越南扩张的关键力量。1978年邓小平访问泰国时,在总理府宴会厅做出了"中国永不称霸"的承诺,这个表态更是让泰国吃下了定心丸。
第三,泰国支持中国。综合这些因素,对越自卫反击战爆发后,泰国成为当时东南亚少数支持中国的国家。1979年2月,苏联,越南等国家在联合国安理会提出谴责中国议案时,泰国作为非常任理事国并没有支持。此外在战争期间,泰国军方允许中国使用其东北部乌隆府的空中走廊进行战略侦察。1979年4月,泰国还和我国签署了暹罗湾联合勘探备忘录。泰国的这些做法,都是对我国的一种支持。当然,泰国也得到了好处,据泰国陆军情报部门监测,对越反击战期间,越南驻柬部队大量回调,大大降低了泰国的国防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