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传统笔墨,童真之美润泽心灵
2025年5月1日《笔尖上的童年》齐白石美育艺术特展于沈阳市和平区红船主题公园廊桥艺术馆正式启幕。展览以齐白石经典写意小品画为核心,通过“影像溯源+经典品鉴+技法传承+实践体验+科技互动”五位一体的创新形式,打造沉浸式美育场景,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展期将持续至5月25日,为公众呈现一场传统艺术与现代科技交融的文化盛宴。策展人为许闯。
展览亮点
1. 沉浸式纪录片导览:溯源艺术人生
展览以纪录片《齐白石的艺术人生》开篇,通过珍贵历史影像与专家解读,全景展现齐白石从木匠到一代宗师的传奇历程。观众可沉浸式感受其“衰年变法”的创新精神与“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美学追求,为后续观展奠定认知基础。
2. 经典写意花鸟展陈:以墨载道,雅俗共赏
精选齐白石《螃蟹》《蜻蜓》《葫芦》等代表作品,以高清复刻技术再现原作气韵。展区分为“草虫之趣”“花卉之韵”“蔬果之朴”三大主题,结合动态图示与二维码扫码功能,解析“大写意”技法中“简、拙、活”的笔墨精髓,凸显“天人合一”的哲学观。
3. 名家创作示范:解码传统笔墨的当代传承
特邀鲁迅美术学院教授录制创作视频,视频中教授的慢动作分解,将抽象的“写意”转化为可复制的笔法逻辑,解决传统自学中“看得懂但画不出”的痛点。4K超清镜头特写墨色渗透宣纸的过程,直观感受齐白石“枯笔飞白”与“水润渲染”的交替节奏,理解“墨分五色”的实操关键。
4. 水墨工坊实践:知行合一,激发创造力
设置“水墨工坊”互动区,每周由美院师生驻场导览并示范创作,面向中小学生开设“白石笔意体验课”。观众可临摹虾、蟹等经典题材,体验“一笔成型”的写意技法,作品将陈列于“我的齐白石”展墙,形成“经典—创作—反馈”的美育闭环。
5. AI赋能互动:科技与传统艺术的碰撞
引入“豆包理论”智能交互系统,随问随答,提高学习效率。观众可通过AI技术体验数字水墨创作,AI实时生成作品评价;现场体验AI,以趣味化形式传播齐白石“诗书画印”四位一体的艺术修养,吸引青少年探索传统文化。
文化价值与社会意义
本次展览以齐白石艺术为切入点,突破传统单向输出模式,构建“可看、可学、可玩”的立体美育场景。通过纪录片、教学片、版画展陈、实践工坊与科技互动,不仅普及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以数据化反馈为美育效果评估提供科学依据,助力文化自信的培育。
齐白石作品中的“童真之美”与新时代美育目标高度契合,其“以小见大”的艺术精神传递出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展览通过多元形式,让观众在感知传统笔墨魅力的同时,激发对生命热忱与自然万物的敬畏。
展览信息:
时间:2025年5月1日-5月25日
地点:沈阳市和平区红船主题公园廊桥艺术馆
主办单位: 鲁迅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沈阳市浑南区子山映像艺术工作室
记录者:白桂花 李玥红
责任编辑:丁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