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徐玮、沈怡飞

4月26日,第三届跨区域基础教育作业改革交流活动在杭州临平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教育工作者、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思政教育一体化视阈下的跨学科作业的创新路径与实践成果。

现场,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浙江省教育学会会长韩平致开幕词,并基于在全省调研中发现的作业改革矛盾提出了“四轮驱动”解决方案。嘉宾们则纷纷展现多元视角下的作业改革智慧:临平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叶敏从贯通式顶层设计、融合式课程开发、交互式科学管理三个维度总结了临平区在作业改革上的实践探索;杭州市临平区信达外国语学校总校长郑晓娟以“A4作业”改革为例,展示了如何通过分层设计和实践性任务激活学生思维……而其中,尤为引人注目的是教育工作者利用AI技术对作业生态的重构。

比如,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校长窦桂梅提到在2025年毕业生的毕业报告中新增了“AI赋能,碳路前行——低碳校园建设展望”板块,“我认为深化AI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能够不断提升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推动课堂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BrainCo浙江强脑科技基础教育研究院院长张胜男则以脑科学人工智能教育解决方案出发,从课程、教学辅助工具、运营服务三方面详细讲解了学校如何通过教学实践培育复合型数字科技人才。

此外,在中国现代教育专家成尚荣携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副主任喻伯军、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国德育》副主编吴景松、华东师大基教研究所研究员董轩、临平第三小学党总支书记季晓花等人开展的圆桌交流论坛上,大家围绕AI赋能作业的优势、问题、挑战和未来走向展开讨论。

在听完教育工作者及专家学者们对AI赋能作业的创新实践后,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李政涛总结道:“未来的作业改革将更多地走向共创,不仅是人人共创、师生共创、生生共创,更要人机共创。这是数字时代必然的发展方向。”

据悉,这场跨区域基础教育作业改革交流活动已连续三年“花落”临平。作为杭州市首批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先行区,临平以“弘临思政学院”为轴心,构建起“数智赋能、五育融合”的作业新生态。

“我们构建起了‘AI赋能的作业生态系统’,通过智能平台支撑、虚实场景融合与动态反馈优化,推进作业改革从‘学科整合’向‘生态智联’升级。”叶敏表示,接下来,临平区将以本次交流活动为契机,持续把握价值原点、坚持质量导向、凝练区域经验,积极推进思政教育一体化视阈下的跨学科作业变革及实践创新。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