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突如其来的恐袭事件,让印度和巴基斯坦这对老冤家再度剑拔弩张。4月22日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发生枪击事件,造成26人死亡,印度迅速将矛头指向巴基斯坦,指责其支持恐怖主义。这可不是普通的口水仗——印度直接暂停了执行64年的《印度河水资源条约》,关闭边境口岸,甚至连灌溉季节的河水都不放。巴基斯坦农业占GDP的25%,40%人口靠种地吃饭,印度这招“断水”简直是往巴铁心窝子捅刀子。
更狠的是,印度一边调集火车往克什米尔运兵,一边在社交媒体上晒出导弹发射车的照片。巴基斯坦也不含糊,前外长比拉瓦尔·布托·扎尔达里直接放话:“要么水从河里流,要么血从河里流!”这可不是危言耸听,巴基斯坦国防部已经公布了导弹试射画面,两国都是有核国家,真打起来后果不堪设想。
印度这次下狠手,其实是蓄谋已久。《印度河水资源条约》规定印度负责东部三条河流的供水,巴基斯坦依赖这些水源灌溉农田、发电。但印度现在说停就停,等于卡住了巴铁的脖子。按照巴基斯坦水资源管理机构的说法,旁遮普和信德省的作物已经面临35%的用水缺口,要是印度再断水一两个月,今年的粮食收成基本泡汤。更要命的是,印度还可能在雨季突然泄洪,引发洪水冲垮巴铁的农田。这种“水资源战争”比直接动武还阴损,巴基斯坦被逼到墙角,除了拼命还能怎么办?
联合国安理会倒是发了声明,谴责恐怖袭击,呼吁双方冷静。但五常的话在印巴这里向来不好使——这两个国家为了克什米尔已经打了三次仗,哪次不是打到头破血流才停手?中国作为邻国,这次必须做最坏打算。
先看经济账。中巴经济走廊是“一带一路”的旗舰项目,投资超过620亿美元,涵盖公路、铁路、能源等领域。要是印巴开打,走廊沿线的工程肯定停工,货物运输也会中断。更麻烦的是,印度河是中巴经济走廊的命脉,印度断水可能导致走廊的水电站和农业项目瘫痪。巴基斯坦2023年从中国进口的农业机械和化肥占比超过40%,供应链一断,巴铁的农业和工业都得歇菜。
军事风险同样触目惊心。印巴边境距离中国新疆只有几百公里,两国军队要是打红了眼,流弹或者难民潮都可能波及中国。更可怕的是核冲突——印度有160枚核弹头,巴基斯坦有170枚,一旦失控,整个南亚次大陆都可能变成废墟。中国西部边境的安全压力会陡增,解放军必须做好应对核污染扩散和边境冲突的准备。
政治上,中国也很难置身事外。印巴冲突升级可能让美国趁机介入,在南亚搞“印太战略”,挤压中国的战略空间。更麻烦的是,印度可能借冲突转移国内矛盾,把中国塑造成“幕后黑手”,煽动反华情绪。中国在克什米尔问题上一直坚持中立,呼吁对话,但印度未必买账。前外交部副部长孔铉佑访巴时强调“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这话既是说给印度听,也是在提醒国际社会别搞双重标准。
不过,现在局势还没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双方虽然互相放狠话,但试探性进攻规模都不大,也没有人员伤亡报告。中国可以联合俄罗斯、伊朗等国,推动多边对话,同时加大对巴基斯坦的经济援助,帮其渡过断水危机。毕竟,中巴经济走廊稳住了,印巴冲突的外溢效应就能降到最低。
说到底,印巴这对冤家就像两个拿着火把进火药库的醉汉,谁都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引爆灾难。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既要防着他们玩火,也要准备好灭火的工具。毕竟,家门口的火药桶炸了,谁都别想好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