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董明珠不用海归派的言论,以及一些网络大V要求董明珠道歉,4月26日,郭松民发文,直言董明珠不必道歉。郭松民认为,董明珠说这番话是内部会议,而且是即兴演讲,其言论只是对格力电器自己的用人政策表达看法,无所谓道歉不道歉。
另外,郭松民认为,董明珠说这番话的背景是因为近40年来,国内人才一直受到海归人才的压制,在很多领域,海归人才享有很高的优先权。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郭松民指出,当初北京大学曾经有人提议,建议北京大学一半以上的工作岗位应该留给海归派,而且更离谱的是不允许北大自己培养的博士留在北大。北大的这个建议虽然没有获得通过,但却反映了那个时期海归派所享有的优先权力有多大。
正因为如此,郭松民认为,董明珠的话之所以引发广泛争议和讨论,也向我们全社会提出了一个问题,我们现在的用人政策,究竟应该以本土人才为主,还是以海归派为主构建我们自己的人才队伍?
另外,郭松民指出,我们还需要讨论的是如何保证未来的人才队伍对中国文化的基本认同,以及如何延续中国文化的主体性?
其实,郭松民的话确实值得我们深思,对待海归派的问题,其实与就业本身关系不大,它所反映的是我们对于海归派的认知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40多年以来,我们很多单位对海归派人才的信任甚至远远超过对我们本土人才的信任,其原因就是很多人相信海归派在海外获得了比我们更广阔的国际视野,以及远多于我们的科技知识和能力。相信即便是现在,很多单位对于海归派人才还有很多优待政策。这也导致,我们本土培养的人才长期在海归派人才面前抬不起头。
即便这一次董明珠的言论引发网友们热议之后,还有很多人拿70年前海归派的地位和他们为我们国家所做出的贡献来说事,依然希望给海归派提供优于我们本土人才的待遇和地位。
而现实是,我们国家如今的科技实力和经济实力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海归派这个群体对于我们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科技发展所起的作用已经无法和40年前相提并论。正因为如此,才有很多网友理解并支持董明珠所说的不用海归派的言论。
还有很多网友认为董明珠所说的不用海归派,是在人为制造海归派和本土人才的观念对立。其实,大部分网友都意识不到,这只不过是本土人才地位回归的一小步。董明珠用自己的行动在告诉我们,时代变了,中国已经不是以前的中国了,我们所有人应该对我们自己的本土人才更有信心。也希望我们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和部门更加重视我们本土的人才,而非海归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