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吖,我是慕姑娘!
一个热爱旗袍、热爱乒乓球、热爱写作阅读、热爱文学,努力发光发亮的单亲妈妈!
作者丨耶雅亿
编辑丨慕霂
大家有没有发现年轻人现在都喜欢自称“牛马”“鼠鼠”“社畜”。有些时候,只是为了营造亲切感,拉近和“同事同辈”之间的距离,形成同类的共鸣。
但,仔细想一想。
这个自我称谓,很不好。
自我称谓,是核心身份的问题,我们的口里又是有权柄的。久而久之的宣告会对自己产生负面心理影响。
大家一定要看一下这个视频。
庞众望,妈妈瘫痪,爸爸精神病的孩子,是怎么从小来定义自己的?怎么用口舌祝福自己成为理科状元、在清华搞高精尖研究,成为科学家的?
1
几个比较合适的自称
我建议大家不要随便用动物自称。
不要动不动就说自己是穷B,苦B,底层之类。
我们的口,是具有极大力量的。
在职场上,你宣告什么,就来什么。
你心态是什么,你就会成为什么。
比如,把“本打工人”的自称改成“本大师”,把社畜改成“探索大师”,或者自称为“未来合伙人”“自由灵魂”“劳模”“办公室公主”“情绪价值提供者”,都可以。
多夸自己,怎么积极怎么来吧~
随时随地常常用口舌给自己赋能。
2
人这种东西啊
不管外表修饰得多么光鲜亮丽
剥掉一层皮后
就只剩下了一堆欲望
七情六欲本身不是罪恶。
但是,现在流行的年轻人文化确实在“矮化人类”,“提高动物的地位”、甚至让人以动物自称。
欲望与悲观,必须在信仰+法律+公序良俗的堤坝保护之下涌流,否则,欲望与邪念就是一墙之隔,一步之遥。
性欲更是如此,错误的发泄方式,爽完了,也就真完了。
性欲成瘾这件事,与动物崇bai是紧密相连的。大家看看印度就知道了,当人无限抬高动物性的时候,很容易就会欲望泛滥。
让大家自律,常常宣告自己的核心身份,集中精力做正事儿,逐渐形成好习惯,靠近shen圣的力量,就比较容易成功。
曾有人问董卿:
很多人问我,你能一直坚持每天睡前阅读一小时的习惯吗?
董卿说:
这个无所谓坚不坚持,就是你习惯了。
卧室里没有电视机没有手机,没有任何电子产品,这是我的一个习惯,安静地看会书就可以睡觉了。
董卿所谓的自律,不是「痛苦」,不是「自虐」,而是和日常的吃饭、睡觉的行为一样习以为常。
同样,我们可以建立很多向上向高处向天而去的好习惯,比如当情欲袭来的时候,去健身房挥汗如雨,或是听向上的诗歌。再比如,睡前读那本书,静默、反思等等。欲望,是人性使然,但建立好习惯,是个人的选择。一旦你建立了良好的生活节奏,膨胀的欲望与职场的挫败感就有了上面的生活方式与思想意念来兜住,谦卑呼求机遇翩然而至,你胜过罪恶+升职加薪也就容易多了。
改变“职场悲观症”的最好方法,是用一个新的行为代替它,并持续不断地靠+产生动力。因为我们的生活是无法「落空」的,它一定要有一个焦点。如果你一直与“消极悲观、自我矮化”在搏斗,你会发现罪恶的心思意念会不断闯入你的脑海中,怎么驱赶都赶不走。
原因就是,我们只能控制自己「想什么」+「做什么」,是没有办法要求自己「不想什么」+「不做什么」的。
举例子,年轻人可以跟本职场的弟兄姐妹拉个群,每天在群里打卡,读某本职场的好书,更新自己读书进度,分享心得,互相激励,彼此守望,也可以一起来定自己的工作计划。
这就是一种「自我约束」和「正向行动」。
当你觉得自己真是公主王子,真有祝福随着你跑,这种喜乐与确信它会不断强化你在职场的存在感和成就感,然后渐渐地,你就发现“悲观失望、又苦又穷又底层、职场天花板、中年裁员危机”等不是那么可怕,你不需要与其肉搏,只需要忽视ta就行了。
所以,雅亿一直说:要往好的方向来说自己。
求上得中,求中得下,一定要给自己定下较高的道德标准。
操练口舌的节制,不要人云亦云,不要自我贬低、操练自我约束,把握好自己的欲望和行事尺度,这样的职场发展与人生幸福才能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