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协同推进大中型灌区改造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着力打通大中型灌区骨干渠道与高标准农田的“中梗阻”,逐步建立适应农业现代化的农田灌排体系,近日,湖北省水利厅、省农业农村厅联合印发通知,要求各地明确责任划分,定期协商,密切配合,协同推进灌区改造与高标准农田建设。
通知要求各级水利和农业农村部门要结合大中型灌区布局,摸清灌区内高标准农田建设情况,全面梳理大中型灌区改造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管理的衔接问题。要尽快实现灌区有效灌溉面积与灌区内高标准农田建设面积的数据共享,查漏补缺,为协同建设提供基础支撑。要加强科学论证,注重统筹协调,加强项目的衔接和细化工作,优先将大中型灌区有效灌溉面积建成高标准农田,实现水源、输水、用水环节工程同步改造,最大限度发挥投资效益。
通知强调,各地要按照先建机制、后建工程要求,落实工程管理责任、主体和经费。创新项目建设管理模式,强化行政引导、政策支持和差异化发展,探索县级统筹推进灌区、高标准农田建设模式。
据悉,湖北省现有大中型灌区设计灌溉面积4705万亩,全省已建成高标准农田面积4612万亩,大中型灌区内高标准农田面积3140万亩,占比68.1%,计划到2035年5950万亩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来源:湖北省水利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