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车展拉开帷幕。奇瑞集团以“海陆空黑科技”为关键词,携旗下奇瑞、星途、捷途、iCAR、智界五大品牌及国际合作伙伴,联袂展出53款重磅车型,并首次公开多项尖端技术。这场展示不仅是奇瑞技术实力的集中爆发,更折射出中国汽车从“出海”到“立潮头”的全球化新姿态。
从国民小车到旗舰车型的全覆盖
在“油电协同”战略下,奇瑞品牌以16款车型构建多元化产品矩阵,覆盖燃油、混动、纯电全动力形式。其中三大车型成为焦点:
全新QQ焕新登场:复刻经典笑脸设计,主打“高质空间、高智安全、高能关怀”,支持用户共创定制,试图以A0级电动车重新定义“国民小车”的价值标准。
风云(参数丨图片)A9开启小订:作为奇瑞首款C级旗舰轿车,盲订35天订单量突破5.3万台,限量5000台创始人版推出“四重尊享权益”,运动性能版零百加速4秒级,行政四座版配备智能冷暖冰箱等配置,剑指高端市场。
瑞虎9L全球首秀:搭载鲲鹏超能电混系统与AI智舱,以“三排平权”设计满足多场景家庭需求,试图打破中大型SUV市场的同质化竞争。
星途与捷途品牌同步发力:星途2025款星纪元ES开启纯电预售,捷途旅行者“科幻方盒子”设计吸引眼球,iCARV23概念车推出皮卡与敞篷版本,展现年轻化、个性化趋势。
技术护城河:从“四化”到“海陆空”的立体布局
奇瑞董事长尹同跃直言:“技术是奇瑞的立身之本。”此次车展,其技术布局呈现两大维度:
1.“四化”战略落地
电动化:发布新一代三电技术,强调安全性与续航效率;
智能化:智慧座舱、辅助驾驶系统与AI数智底盘结合,构建“安全至上”的智驾体系;
低碳化:通过绿色设计、材料创新与高效能源转化技术,降低全生命周期碳排放;
国际化:邀请5000位海外嘉宾参展,创历史之最,加速本土化产品研发。
2.海陆空技术矩阵突破想象边界
鲲鹏超能电混系统热效率达48%,居行业领先;
捷途纵横G900水陆两栖车、飞行汽车iBee等概念产品亮相,展现奇瑞对出行场景的颠覆性探索。
双增长背后的逻辑
2024年一季度,奇瑞集团销量达62万辆,创历史新高;出口25.5万辆,稳居中国车企出海榜首(平均每30秒一辆车销往海外)。品牌价值同步跃升——据《2024胡润品牌榜》,奇瑞价值增长163%至250亿元,首次跻身中国汽车制造前三。
核心驱动力:
技术研发投入:近5年累计研发投入超千亿元,专利数突破2.5万件;
用户共创模式:如全新QQ发起造型与功能用户共创计划,强化品牌黏性;
全球化2.0战略:在海外建立10个生产基地,针对不同市场推出定制化产品,目前全球用户超1630万(海外占比29%)。
奇瑞的“不卷”哲学能否持续?
奇瑞执行副总裁李学用强调:“奇瑞不卷降价减配,而卷标准、技术、品质与安全。”这一理念在当下价格战白热化的市场中显得特立独行,但也面临考验:
高端化瓶颈:风云A9虽订单火爆,但能否在30万元级市场与合资品牌抗衡仍需观察;
智能化短板:相比新势力车企,奇瑞在自动驾驶算法与生态构建上仍需加速;
出海3.0升级:从“卖产品”到“建生态”,需深化本地化服务与品牌溢价能力。
28年来,奇瑞从“草根车企”蜕变为技术驱动的全球化品牌,其成功源于对造车初心的坚守——以技术为矛,以用户为盾。此次车展,奇瑞不仅展示了产品与技术,更传递出一种价值观:在电动化浪潮中,中国车企的竞争力不应仅靠营销与低价,而需构建可持续的技术壁垒与品牌认同。
未来,奇瑞能否在“海陆空”的想象与“四化”的务实之间找到平衡,将决定其能否真正从“中国冠军”迈向“全球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