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介绍
王 亮
王亮医生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临床医学专业,硕士,西安市医学会青光眼学组委员,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会员。从事眼科临床工作和教学十余年,于北京同仁医院白内障青光眼专业进修学习,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参与多项省市科研项目,擅长白内障青光眼的手术治疗,青光眼的早期诊断,难治性青光眼的治疗,青光眼患者的慢病管理,ICL的手术设计。
王亮医生致力于青光眼科普教育,帮助患者提高疾病认知与防控意识,擅长青光眼早期诊断、药物治疗及难治性病例的微创手术。她参与开创青光眼个体化治疗模式,尤其对合并白内障、房角粘连等复杂病例的青白联合手术经验丰富。在UCP(超声睫状体成形术)领域表现突出,该技术通过无切口超声能量精准降低眼压,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已成功为多例药物及传统手术无效的晚期青光眼患者实施治疗。
诱发青光眼的危险因素包括不良生活习惯,情绪剧烈波动(如焦虑、抑郁或长期精神紧张)可导致眼压异常升高。还有过度用眼行为,尤其在暗环境下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如关灯后玩手机),易引发房角狭窄或闭锁。此外有青光眼家族史的人群患病风险显著增加,部分类型青光眼(如原发性开角型)具有明确遗传倾向。
预防建议
对于40岁以上人群,每年可进行一次眼部体检,包括视力、眼底、眼压等。只有早发现、早治疗、早控制,才能降低青光眼对视力的危害、降低失明的风险。通过早期筛查、及时干预,可有效延缓视神经损伤进程,降低不可逆性失明风险。
高危人群应避免诱发因素(如熬夜、过量饮水),并建立长期随访管理机制。
家族有青光眼病史、患有高度近视或远视、有心血管系统疾病或糖尿病患者等人群,都属于青光眼的高危人群,需要定期到眼科检查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