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赤诚报国的有志儿女,怀着无上的光荣和梦想,充满对教育的钟情和向往,踏着豪迈前行的旋律,坚定地走在长征路上。岁月不居,天道酬勤。他们用一万六千多个日日夜夜,演绎着长征的风采,长征的荣耀,长征的气度。”翻开20年前的上海市长征中学校刊,时任校长李海棠这样写道。这位当时已年近花甲的老人的心愿是“牢牢把握住机遇,向创建区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的目标阔步前进”。
今年,上海市长征中学迎来建校60周年庆。从当初几间设施简陋的农村瓦房,到如今宽敞明亮的教学大楼、从岌岌无名的乡镇初中到全市首家综合高中,一路走来,老一辈教育家们的梦想已然被刻画成现实。这所承载着“匠师精神”的学堂,正以独特的“双轨熔炉”模式,为新时代人才培养书写答案。
1995年长征中学学生参加“小红军重走长征路”实践活动
匠心:打造职业教育与学术教育的“双轨熔炉”
长征中学的前身是长征人民公社半农半读中学和半工半读中学,两校均创办于1965年9月,于1968年9月合并,学校迁至曹安路真北路口新址,同时改名为长征中学。随着学校高中部的增设,以及新村、曹杨、丰庄三所小学附设初中部的并入,学校由初级中学转变为完全中学,规模也随之扩大。
1983年9月,学校根据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增设了一年制蔬菜职业班,为本乡培养了大批初级农业技术人才,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学校“综合高中”的轮廓也逐渐显现。到1990年9月,沪上首家综合高中——上海市长征综合高中(以下统称长征中学)正式成立,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复旦大学名誉校长、著名数学家苏步青教授亲自为学校题写校名并揭牌。
苏步青(左)与李海棠(右)合影
长征中学老校舍
“在当时,综合高中又叫作‘双轨制’高中,既有语数外物化生政史地等基础学科,也有针对技能培训的专门学科,而学校则能同时发放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的文凭。”长征中学现任党总支书记帅凯翔介绍,当时的长征中学开设有机械班、化工班、三产班等,从学校走出去的数百名综合高中毕业生持有一张文凭,全部获得三级技工证书,往往学生还未毕业就被当地企业争抢一空,极大缓解了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紧迫需求,也为后来的众多学校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长征中学学生在学校的实习工厂实习
得益于高质高效的人才培养模式,长征中学紧追时代步伐,迈入城市建设与区域经济飞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在“遍地是金”的20世纪90年代,区域经济对人才的需求从实用人才向综合人才发展,而这,恰好与当时长征中学“培养综合性人才”的办学宗旨不谋而合。
匠材:“引进来”+“走出去”的创新课程模式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在长征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学校在教学设备和师资人才上逐步加强投入,大力发展计算机教育和英语口语教育两大特色学科,鼓励更多学生“走出去”,吸引更多资源“走进来”。
自1998年开始,学校先后聘请19位外籍专家来校教授英语口语。英国BBC电视台为此专程来校拍专题片,介绍长征中学在英语口语教学上的特色与亮点,长征中学一跃成为教育国际化的“弄潮儿”。前来拜访、研学、交流的师生团体更是不计其数……更多的学子与家长将考入长征中学当作目标,孜孜不倦只为“求取真经”。
长征中学学生参加当时英国在上海的教育展,会上与英国恩思肯学校学生视频对话
这一“双向奔赴”的课程模式很快便结出了硕果。随着对外交流合作的不断深入,以长征中学为代表的一众学校主动融入新时代发展的浪潮,教学模式不再拘泥于课堂与教本,各类AI设计课程、外国语种竞赛、环保知识竞赛等如春笋般涌现。
凭借诸多亮眼的表现,长征中学先后荣获“上海市文明单位”“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园”“上海市花园单位”“普陀区文明单位”“上海市行为规范示范校”“上海市普通教育科研工作先进集体”“上海市加强初中教育先进单位”“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先进单位”“第三届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先进单位”等一系列奖项。
2009年,长征中学入选普陀区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经过数代“长征人”的不懈奋斗,这颗精心浇灌的“人才之花”终于盛放。
匠魂:锻造新时代“长征精神”文化基因
六十年,从“田间地头”到“智能智造”,从“半工半读”到“数字课堂”,长征中学始终以“匠师”之志回应着时代之问。
长征中学(现状)
长征中学校园内部(现状)
在校地实践课题当中,学校每年仍坚持将“重走长征路”作为首要课题之一,积极与长三角及其他地区的学校、实践基地开展交流合作。
2023年,长征中学与来自江西省于都县、云南省宣威市、浙江省杭州市的三所以“长征”命名的学校齐聚一堂,共同成立了“长征精神教育联盟”。四所学校将充分利用各自优势,将红色精神与时代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共同书写属于这一代人伟大使命传承的时代乐章。
“今年,我们还将到贵州,与当地一所同样以长征命名的学校在课程教育、思政教育等方面进行深入学习交流。”长征中学党总支书记帅凯翔表示,今后联盟将不断吸收新鲜的血液,争取早日将九年一贯制的初中小学纳入合作范围,让这座精神堡垒不断壮大。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望着教学楼旁那块正刻着“壮哉长征”的四字石碑,帅凯翔不禁感叹:“今后,我们将继续传承长征精神,为面向未来的‘工程匠师’奠基,为争创上海市特色高中接续奋斗!”
长征中学学生“模拟重走长征路”的四支队伍与老红军合影
放学时刻,一群群身着校服,青春洋溢的学子走在新修的塑胶跑道上,影子与玻璃幕墙上泛黄的老照片重叠,一代又一代的传承,激励着长征中学砥砺前行。
原标题:《长征中学60周年:匠心育人,书写教育奋进篇章》
栏目编辑:顾莹颖 文字编辑:赵菊玲
来源:作者:蔡剑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