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如上图。看到有消息说,现在很多的都市女性,都跑去打“高潮针”了。
什么是“高潮针”?
介绍说,其实就是通过药物刺激,让皮下胶原再生,增加G点等兴奋点的暴露程度,让粘膜更饱满、更厚,从而在性生活中更容易达到高潮。
具体的操作模式,简单说来,就是把身体里的血抽出来一点,再放到一个仪器里加工,然后把加工过的血打到私处的敏感区。
以前知道有各种美容针剂,我自己做过热玛吉,还参观过干细胞研究院,但是对于“高潮针”,还是第一次听说。
我当然不知道这其中有多少科学性,但是对于商家的与时俱进,实在不得不佩服:亏他们想得出,这也太会赚钱了!
与此同时,也不得不感慨:难道现在的年轻女性,都要靠打针来获取高潮了吗?
跟男性不同,女性的性高潮不仅是生理作用的结果,还必须借助于心理上的驱使。也就是说,一个女子,哪怕她处于最鼎盛的青春期,如果不爱这个人,她也是很难获得巅峰快感的。
网上搜索,高潮针单针剂5000-20000元不等,而很多机构,往往要求三针一个疗程。
真的是极乐无价呀!
这件事也足以说明,现在很多的人已经不爱,或者说很难真正地爱一个人,更或者索性丧失了爱的能力。
这就让我想到了刚刚过去的,北理工G教授与C同学的事。
02
网上100多页的PPT,其中的相关细节,已经被删得差不多了。
对于这件事的认识,也罕见地经历了一个层层递进、不断反转的过程:
事件刚爆出来的时候,网络一边倒地谴责G;
但是稍加咀嚼,大批网友开始共情G教授,甚至有人悲鸣,从来没被人这么诗意深情地爱过。
再冷静下来,又有人认知反转,觉得C同学真的亏了!到底是G教授太会表演,太懂PUA。
为什么会有这么复杂的反应?个人认为,这就是两个时代人对情感的认知错位。
70年代出生的G老师,压抑半生,终于到了社会可以包容的时候,于是他开始尝试放飞,并在C同学身上产生交集。
但是时代终究在他身上烙下痕迹,他是谨慎的,也是卑微的,感伤的,这也是那个时代留在他身上的特有的文学性。
还有一点,那个时代的书呆子,真的没有那么物质,谈感情就是谈感情,关于钱上的事,想的可能真没有那么多。
可是C同学呢?他的感知是贫乏的,语言也是无趣的,可是他身上的计量基因,却显得尤其活跃。
所以从最开始进入这段关系,C同学就把之当成一场交易。
他一边享受,一边引诱,一边保留证据;等到确认再也无法得到更多的时候,终于把桌子一把掀翻。
而在G老师被处分的那一刻,G不仅没有自我辩护,更没有爆料C的黑点,反而还在替C说话,请求学校不要处分C。
如果说G这是在装,是在表演深情,那么这种装的难度实在是太高了。
“马踏倒鲜花,鲜花仍然抱住马蹄狂吻,就像我被抛弃,仍然爱着那个抛弃我的人。”
这种戏码太古早,放到今天,没有人会相信;C同学不相信,很多的网友也不相信。
因为他们已经不爱,也更难再相信爱情。
爱情像鬼一样,信则有,不信则无——上世纪的深情,终究质变成当今的白嫖。
这就是G和C的悲剧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