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上海车展现场,远程新能源商用车集团与博世商用车集团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醇氢电动技术研发、核心系统集成及全球化市场布局展开深度合作。这场跨越供应链上下游的产业联盟形成,不仅标志着甲醇技术路线获得全球顶级供应链体系认可,更预示着以中国为核心驱动力的甲醇经济革命正在突破临界点。


此次合作并非单纯的技术联盟,而是将远程的醇氢电动技术体系与博世的全系商用车解决方案深度融合,共同开发覆盖“清洁能源开发、醇氢电动技术创新、全平台车型适配”的完整生态,也标志着远程致力于打造的醇氢电动产业生态进一步获得行业头部玩家的认可。

甲醇经济的战略突围:从能源安全到碳中和使命

本届上海车展首次出现新一代电动车-醇氢电动车型,在醇氢绿洲的聚光灯下,远程不仅展示了全球首款醇氢电动大VAN——远程醇氢电动超级VAN和旗舰车型——远程星瀚H醇氢电动重卡,更以制备-加注-车辆应用三位一体的生态闭环,宣告了商用车领域“油转醇”时代的到来。这场始于实验室、成于产业化的技术革新,正在重塑交通能源格局,为中国乃至世界提供了一条可持续的碳中和路径。


当全球汽车产业在纯电动与氢能源的技术路线间摇摆时,远程商用车选择了一条更具中国特色的能源转型之路——醇氢电动。这种选择并非偶然,而是基于对能源现状的深刻洞察。中国“富煤、少气、贫油”的能源结构,决定了能源转型必须兼顾安全、经济与可持续性。甲醇,这种被业内称为“未来燃料”的液态能源,恰好成为破解这一难题的关键点。

甲醇的制备过程本身就是一场资源变革。通过风电、光电电解水制氢,再结合工业尾气中的二氧化碳合成甲醇,既实现了可再生能源的存储,又完成了碳资源的循环利用。这种“液态阳光”的转化效率远超电池储能。在杭州亚运会主火炬点燃的历史性时刻已向外界证明了其技术可行性。

政策层面,中国对甲醇经济的支持正在形成体系化布局。从2012年工信部牵头的甲醇汽车试点,到2024年《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征求意见稿)》明确支持绿色甲醇产业链,再截至目前数十个省市级超50个支持醇氢车辆推广政策文件的密集出台,甲醇产业已具备规模化发展的制度保障。

技术革命:醇氢电动重新定义商用车价值体系

远程商用车在上海车展推出的醇氢电动家族,堪称商用车技术进化的集大成者。其核心技术的突破,正在改写新能源商用车的价值体系。


醇氢电动把甲醇与电驱相结合,在电动化基础上,把甲醇燃料和甲醇发动机作为能量的储存和转化的单元,充分发挥了甲醇液体能源能量密度高、补能便捷、安全可靠等优势,是新能源汽车的理想构型。与燃油车、天然气车相比,醇氢电动更清洁;与纯电动车相比,更加便捷更经济实用。

在中国,商用车虽然保有量占全部汽车比例少,却消耗了超过一半的车用汽柴油,排放了全部汽车中56%的二氧化碳与80%的PM污染物。可以说,将醇氢电动技术应用于商用车领域,不仅有利于交通运输领域“双碳”目标的实现,也将有效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博世在中国商用车领域已深耕超20年,见证了中国商用车的新能源转型发展。通过对行业趋势的洞察,博世在今年发布了《双碳目标下绿色甲醇在交通领域的应用前景》白皮书,其中明确提到绿色甲醇是极具竞争力的交通运输行业实现碳中和的有效路径。而在技术研发端,博世已具备涵盖甲醇在内的代用燃料领域多元化技术矩阵,通过软硬件助力代用燃料在商用车领域的高效环保应用。


早在2022年,双方关于醇氢电动的项目合作已落地,此次将双方合作关系从单一项目合作升级为全方位战略伙伴,这也将进一步提升远程醇氢电动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目前,批量装车的远程醇氢电动系统,每升甲醇可以发2度电以上,折合电价可以在1元/kWh以内,比燃油车降低成本32%-52%。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双方合作的不断加深,醇氢电动技术更大的潜力也将持续被激发,为产品、为用户乃至为行业创造更多的价值。

生态闭环:从单点突破到产业重构

作为先行者,远程商用车对甲醇经济的布局,超越了单一车型的技术创新,而是构建了一个涵盖制备、加注、应用的完整生态体系。

例如,在阿拉善建设的50万吨级绿色甲醇示范项目,正在将荒漠地区丰富的风光电资源转化为液态燃料。该项目达产后年减碳量可达75万吨。这种“风光储醇”的循环模式,不仅解决了可再生能源的间歇性问题,更为甲醇经济提供了可持续的能源供给。而据行业预测,随着制备技术的持续发展,绿色甲醇的能源成本也将有所下降。这意味着,已经掌握绿醇制备核心技术与关键资源的远程醇氢生态,将进一步增强其在能源端的优势。

而远程推出的“远醇”加注品牌,采用“三保”服务模式(保醇价、保醇质、保醇供),已在全国建设超过600座加注站。通过现有加油站升级,甲醇加注站改造费用仅为10万元,远低于同规模的充电站、加氢站,且可复用现有加油站设施。故此,中石油、中石化也已陆续与远程展开合作,共建甲醇加注基础设施。预计到2027年,全国将建成4000个甲醇加注站,形成覆盖主要物流干线的补能网络。

最后

在2025年上海车展上,远程与博世共同勾勒的不仅是技术路线图,更是一个以甲醇为纽带的新能源世界。当液态阳光穿梭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当绿色甲醇加注站点亮地球经纬线,这场始于中国的能源革命,正在通过技术创新、生态构建与政策支持的三维联动,推动商用车产业从“低碳”向“零碳”的跨越。

甲醇,这种曾被忽视的液态能源,正在远程商用车的驱动下焕发新生。它不仅是中国能源安全的战略砝码,也是全球碳中和的技术标杆。当绿色甲醇加注站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物流干线,当醇氢电动重卡穿梭于高原与平原,一个以液态阳光为动力的交通新时代,已然到来。

周纯粼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