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乡城县公安局政治理论与法律法规专项培训周的重要时刻,一句掷地有声的信念—“能,是一种职责;能,是一种担当;能,是一种奉献”,为这场知识与精神的盛宴注入灵魂。4月24日,四川省甘孜州德格县公安局“冰墩墩”拉巴工作室领军人物、“全省最美警务辅助人员”拉巴,跨越千里,“怀揣镌刻岁月的赤诚坚守,受邀为乡城县公安局百余名民辅警带来一堂震撼心灵的专题授课。以“善地冰墩墩:一路坚守 — 奔赴乡城的分享之约”为主题,结合自身经历,生动诠释了忠孝文化传承与为民服务实践,为基层警务工作者的使命担当写下鲜活注脚。
风雪铸魂:善地“冰墩墩”的坚守传奇
2022年北京冬奥会期间,海拔4000米的德格县被暴风雪笼罩,气温骤降至零下数十度。拉巴在执勤时被镜头定格的瞬间,成为了网络热传的经典 —他睫毛结霜、帽檐垂冰,却以穿透风雪的坚毅眼神,守护着高原的平安。网友们感动之余,亲切地称他为雪域“冰墩墩”,这个称号不仅是对他不畏严寒形象的赞誉,更成为了基层警务工作者忠诚奉献的象征。
作为德格县公安局马尼干戈交警中队辅警,拉巴扎根“德格东大门”十余载。这里地势险峻、气候无常,交通事故频发,但他始终冲锋在前。无论是深夜冰河旁的生死救援,还是烈日下挥汗如雨的交通指挥,他的身影从未缺席。在爱心助学路上,他化身孩子们的“暖心叔叔”,翻山越岭为贫困学生送去知识与希望,用行动诠释着“拉巴”藏语中“留下来”的初心。2023年,他背着受伤群众紧急送医的视频在抖音平台获得5000多万次关注,网友们纷纷点赞:“这就是教科书上的警察!”
忠孝传承:两元钱背后的精神密码
授课现场,拉巴以“两元钱的父爱”故事作为开篇,瞬间将听众带入他的精神世界。这两元钱,虽价值微薄,却承载着如山父爱与殷切期望,成为支撑他坚守警营的精神支柱。这份源自家庭的“孝”,早已转化为对职业“职责”的坚定践行。“穿上这身制服,父亲的眼神就会浮现在我眼前,那是信任,更是嘱托。”拉巴哽咽着说道。台下,民警辅警们屏息聆听,不少人红了眼眶。从交通指挥到应急救援,从服务群众到守护平安,拉巴始终以父亲的教诲为指引,将责任扛在肩头,用行动书写着对职业的忠诚。
担当践行:“冰墩墩”工作室的创新实践
谈及“担当”,拉巴自豪地介绍了德格公安“冰墩墩”工作室。作为全省首个忠孝传承教育高地,工作室集宣教、服务、平安驿站于一体,设有充满温情的忠孝互动留言墙与八大主题展区。拉巴与团队深入牧区帐篷、草原学校,用通俗易懂的藏语将忠孝文化与法治教育有机融合。
在牧区,他们化身矛盾调解员,用法律知识化解牧民间的纠纷;在学校,他们成为法治播种人,以生动案例为孩子们树立法治观念。“每一次调解矛盾、每一次帮助群众,都是我们基层警务人员的担当体现。”拉巴坚定地说。“守护一方平安,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奉献如歌:怀揣镌刻岁月的赤诚坚守
“奉献”二字,贯穿了拉巴的整个从警生涯。他牵头组织24次爱心捐赠活动,亲自翻越海拔5000米的雪山,为马尼干戈的牧民群众和学生送去衣物、书籍等物资。疫情期间,他主动请缨驻守防疫一线,连续数月未归家,只能通过视频向家人报平安。面对家人的牵挂,他转身又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
“看到孩子们穿上新衣服、捧起新书时的笑容,一切辛苦都值得。”拉巴质朴的话语,道出了无数基层警务工作者的心声。他用怀揣镌刻岁月的赤诚坚守证明了:奉献不是口号,而是无数个日夜的默默付出。
精神接力:从德格到乡城的使命传承授课结束,现场掌声雷动,经久不息。“拉巴老师的分享既是一场精神洗礼,也是一堂生动的实践课。” 一位年轻民警感慨道:“我将以他为榜样,把‘职责、担当、奉献’融入血脉,守护好一方平安。”
在乡城县公安局政治理论与法律法规专项培训周的背景下,冰墩墩—拉巴的分享不仅为参训人员带来了宝贵的工作经验,更以精神火炬照亮了基层警务工作者的前行之路。从德格到乡城,这场跨越山川的分享之约,见证着藏蓝精神的接力传承,激励着更多人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不平凡的藏蓝篇章。
编辑校对:宣传科
一审:杨志军
二审:陈有伟
三审:李晓霞
信息来源:乡城公安
@甘孜警方微博
♪甘孜警方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