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6日,一架带有厦门航空标识的波音737MAX客机从浙江舟山起飞,飞往美国西雅图。这是三天内中国航空公司拒收的第三架波音飞机,引发了中美航空贸易的激烈争端。波音公司首席执行官公开指责中国“违约”,而马来西亚和印度则表达了接收这些飞机的意愿。此事件不仅涉及中美关税政策,还反映了全球航空市场竞争的复杂格局。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一、关税政策引发的退货风波

此次事件的起因是美国对中国航空产品加征的125%关税。根据中国航空公司的采购惯例,飞机尾款需在交付前支付,而关税导致每架飞机成本增加约4000万美元。以厦门航空为例,一架原价1亿美元的飞机现需支付1.25亿美元,相当于其年度净利润的15%。此外,零部件进口关税的上升也推高了后续维护成本。面对成本激增,中国航空公司启动退货程序。


图片来源于网络

波音公司则指责中国“违约”,但这一说法遭到质疑。美国媒体《华尔街日报》报道,中国航空公司仅支付了20%的订金,尾款尚未结算,飞机所有权仍归波音。因此,退货行为在法律上并不构成违约,更多是美国关税政策导致的商业后果。


图片来源于网络

二、第三方国家的介入与局限

马来西亚和印度试图接收中国退货的波音飞机。马来西亚航空公司首席执行官表示愿意采购这些飞机,印度航空也请求波音优先交付。然而,这一计划面临多重障碍。首先,波音飞机的定制化程度高,改装费用高达数百万美元,且原买方有权否决转售。其次,马来西亚接收的737MAX机型曾因安全问题备受争议,而印度航空因预算限制难以采购升级版飞机。这些因素限制了两国“接盘”的可行性。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三、中国的多维度应对

中国针对美国关税政策采取了系列反制措施:

  1. 对等关税:中国对美国制造的飞机加征125%关税,导致波音损失显著。据估算,三架退货飞机的直接损失达3.75亿美元,若后续50架订单取消,波音可能面临50亿美元的损失。
  2. 多元化采购:中国航空公司加大了对空客A320neo的采购力度,同时加速国产C919的国际化进程。2025年,C919的欧盟适航认证进入关键阶段,中国还与马来西亚达成协议,支持其运营C919国际航线。
  3. 稀土出口限制:波音飞机关键部件依赖中国稀土,若中国限制稀土出口,波音的生产链将受到严重冲击。


图片来源于网络

四、波音的困境与市场反应

波音首席执行官威胁“停止为中国生产飞机”,但这一言论被认为缺乏可信度。中国市场占波音全球订单的23%,失去中国将导致其年收入减少约120亿美元。此外,737MAX的复飞认证需中国民航局批准,若关系恶化,该机型可能面临进一步停飞风险。美国《西雅图时报》评论称,波音的威胁“无异于自毁”。目前,波音股价跌至五年低点,投资者信心受挫。


图片来源于网络


图片来源于网络

五、全球航空格局的演变

中国在此次博弈中的强硬态度获得了国际支持。欧盟对美国飞机加征25%关税,俄罗斯则与中国合作研发宽体客机。国产C919已获得1200架订单,预计2025年年产能将超过50架。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强调,中方维护自身利益的决心坚定。这场贸易摩擦表明,全球航空市场正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中国作为重要参与者的影响力持续增强。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