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亚洲局势波澜再起,本月22日在克什米亚地区发生了性质极其恶劣的恐怖袭击。熟悉国际局势的朋友知道,印巴两国在这一地区一直存在领土争端,这次出事的就是印度控制的区域。

本来风平浪静的帕哈尔格姆小镇,突然出现几名全副武装的枪手,冲着毫无防备的人群疯狂扫射,小镇顿时大乱,居民们四散奔逃,事发地血流成河,据统计有26人在此次枪击案中不幸丧生。



事发当时印度总理正在沙特进行国事访问,为了处理此事他提前结束了行程,匆忙回到了国内。第二天印度就公开宣布,和巴基斯坦的外交关系要降级了。

在这一指令下,印度停止了两国签署的重要协定,直接切断了巴方的灌溉用水。同时快速关停了双方往来的港口,毫不留情地勒令印度境内的巴方人员立刻离开。从印方的种种行为可以看出,他们首先怀疑的对象就是老对手巴基斯坦。



背负这样的怀疑,巴基斯坦也坐不住了。高层立刻召开会议,发言人表示,这次袭击事件和巴方没有一点关系。同时,他们对于印度如此仓促行事,把恐怖袭击的大帽子扣到巴基斯坦身上非常不满。

作为还击,巴方也宣布关停对印口岸,停发签证,这个消息对等待申领签证的印度人来说简直是晴天霹雳,只能进入无止境的等待中。除了这一系列报复举动外,巴方还开始驱逐印方官员,并直接掐断了国内飞往印度的飞机航线,两国的贸易也陷入了停滞。



这件事引发的余波依然在继续,联合国对此非常重视,明确表示不能容忍任何形式的恐怖袭击,并强调这预示着克什米尔地区已经出现了威胁和平的因素,需要引起重视。

为什么发生袭击事件后,印方第一个怀疑对象是自己的老邻居呢?

从近的来说,今年年初两国之间就有了冲突的苗头。2月的时候印度总理主动前往美国访问,这次出访主要还是商讨关税的问题。



就在两国坐上谈判桌时,印度却传来了一个突发性的消息,打乱了谈判计划。据消息称,印巴边境发生了小规模冲突,双方军队都下了死手,巴基斯坦死伤较重。

有媒体猜测,这次的冲突就是印方的一次报复性行为。因为就在此前不久,双方也发生过摩擦,但上次死的是印度士兵。



而2月的这次带有报复性意味的冲突爆发后,吃了瘪的巴基斯坦相当不服气,加上双方擦枪走火的区域,正是两国一直以来争得头破血流的克什米尔,这次被反戈一击不仅损兵折将,在争议地区的话语权上也少了一大截,巴基斯坦可以说损失惨重。

但更令巴方不服气的是,此前自己占据上风时欧美国家横加指责,而这次印度获胜,这些国家却安静如鸡,眼看西方国家如此毫不掩饰地拉偏架,巴基斯坦心里更是窝了一把火。捋顺了前因后果,我们也能理解为何恐袭后,印度第一个怀疑的是巴基斯坦了。



恐袭发生后,西方国家的态度并不令人意外,美国立刻跳出来亮明底牌,坚决支持印度。此时印巴双方都是箭在弦上,任何一个风吹草动都可能引发一场大战,这也让亚洲,特别是南亚局势瞬间紧张起来。

但此时的巴基斯坦还算冷静,巴方提醒印度,不要冲动行事,一旦开打后果不堪设想。眼见俄乌冲突可能要熄火,如果印巴这时候打起来,世界和平可能又遥遥无期了。



也许有人要问,美国此举目的何为呢?其实不难理解,一直以来美印都保持着密切联系,在亚太事务中美国经常借着印度打压其他国家,把区域关系搅混。直白地说就是,在对华战略中印度是一颗非常好用的棋子。

另一个原因也很容易理解,一直以来巴基斯坦和美国的武器贸易非常频繁,这方面印度与俄罗斯合作更多,如果真的打起来,印度会因为美国的支持而向其大量下订单,美国又可以大发一笔战争财了。



很显然,如果亚洲继续乱下去,美国肯定是得利者。所以就有人猜测,所谓的枪击事件很可能是某些国家搞出来的。

但稍微理智的人都知道,不能再对印巴关系推波助澜了,因为两个国家都拥有核武器,真的打急眼用上了核武器,那受害的可能就不是某一个国家或地区了。

参考资料:
环球时报 联合国安理会强烈谴责印控克什米尔恐怖袭击事件
观风闻 印度切断巴基斯坦河水,印巴全面战争一触即发,美国准备全力支持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