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南亚次大陆局势风云变幻,印巴两国关系剑拔弩张,战争阴云密布。
在这一紧张态势下,美军的介入和巴基斯坦向中国提出的请求,使局势变得更为复杂。
自4月22日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发生严重枪击事件以来,印巴双方矛盾迅速激化。
印度指责巴基斯坦支持武装分子发动袭击,尽管缺乏确凿证据,仍单方面宣布一系列报复措施,包括暂停执行《印度河用水条约》、关闭边境口岸、驱逐巴方外交人员等。
巴基斯坦坚决否认指控,并采取了相应的反制措施,关闭领空、暂停贸易,两国关系急剧恶化,军事对峙不断升级,克什米尔地区局势岌岌可危。
在此关键时刻,美军的行动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关注。两天内,多架C - 17战略运输机从卡塔尔乌代德空军基地起飞,飞抵印度,其中至少3架排着队降落在靠近印巴边境的印度空军基地。
据消息人士透露,这些运输机运送了155毫米口径炮射榴弹、地狱火导弹以及毒刺防空导弹等大批武器弹药和军事装备。
有分析认为,美国此举旨在增强印军对巴方的对空、对地火力持续性,进一步提升印度在边境地区的军事优势。
此前,美国副总统万斯刚刚结束对印度的访问,在新德里向美方提出“临时采购”军火要求后,万斯被指在其中起到了“积极作用” ,美国的介入无疑使印巴紧张局势雪上加霜。
面对印度在军事上的压力和美国的公然支持,巴基斯坦在积极军事部署的同时,也在寻求经济层面的支持以应对危机。
巴基斯坦财政部长奥朗则布紧急向东大提出增加100亿元人民币货币互换额度(约合14亿美元)的请求。
巴方目前已拥有东大300亿元人民币的互换额度,但据奥朗则布解释,这些额度“几乎都已作出相应安排,余下的机动使用配额已不多” 。
在当前印巴军事对峙的紧张局势下,巴基斯坦因额外的军事集结面临新的财政问题。
过去,巴基斯坦主要将财力投入到恢复经济和推动重大项目建设,如中巴走廊建设上,近两年财政一直处于紧绷状态。
若能成功获得这100亿元额度,将极大缓解巴基斯坦当前的支出压力,为政府和军方应对危机提供更从容的财政调度空间。
从军事装备部署来看,印巴双方在克什米尔实控区沿线都已调动主力战机、预警机、防空导弹、装甲部队等。
巴基斯坦军方在此次军事调动中更多地部署了中式武器装备,如歼 - 10CE、JF - 17枭龙战机,红旗 - 9E、红旗 - 16FE防空导弹以及大批中式主战坦克和装甲战车。
这显示出巴基斯坦在军事上对中方装备的信赖,也体现了两国在军事合作上的紧密关系。
印媒称,种种迹象表明巴基斯坦在向其“铁杆伙伴”中国进一步倾斜,无论是货币互换额度的请求,还是大量中式装备的应用,都在印证这一点。
此次印巴紧张局势升级,背后有着复杂的地缘政治因素。
美国长期以来在南亚地区推行平衡战略,通过向印度提供军事支持,试图增强其在该地区的影响力,以实现自身的地缘政治利益。
而巴基斯坦与中国保持着长期的友好合作关系,中巴经济走廊等项目的推进,不仅促进了巴基斯坦的经济发展,也加强了两国的战略互信。
在这一背景下,巴基斯坦向中国提出增加货币互换额度的请求,既是应对当前危机的现实需要,也反映出其在经济和战略上对中国的倚重。
国际社会对印巴局势高度关注,呼吁双方保持克制,通过和平谈判解决争端。
伊朗外交部已向巴基斯坦提议充当调解方,沙特方面也在努力防止局势升级。
然而,在美军的军事支持和印巴双方强硬态度下,局势仍充满不确定性。
未来,印巴局势将如何发展,美国的介入会否进一步加深地区矛盾,巴基斯坦向中国提出的请求又将如何影响地区格局,这些问题都值得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