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北京日报

日前,《2025年中国城市生态资产管理指数报告》发布,北京市排名全国第三,是华北地区唯一跻身全国前十的城市。

“生态资产管理,是指基于当地生态资源的调查核算,通过以政府为主导的、合理的制度设计,促进生态资源向生态资产转化,从而实现生态产品价值的过程。”中国人民大学生态环境学院院长庞军介绍,报告对全国300余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生态资产管理水平开展全面评估,构建起生态资源禀赋、政府管理水平、生态保护补偿、市场化价值实现4个方面的评价体系,涉及耕地、林地、草地、水域、植被等生态资源存量,政府体制支撑和规划引领,清洁能源和生态旅游开放等指标,综合反映各城市的生态资产管理水平。

南平市、宜昌市、北京市、重庆市、黄山市在生态资产管理方面排名领跑全国。在“小指标”中,北京生态资产的政府管理水平排名全国第二。人民大学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研究中心主任马本说,这意味着,较好的政府管理不但能有效衔接“生态资源”到“生态产品”的价值链条,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生态资产禀赋的劣势。

全国生态资产管理水平总体呈现区域性分布,水平较好的城市集中在东南、西南和西北地区。马本说,西南、西北地区城市位于长江、黄河上游的重点生态区,丰富的生态资源禀赋赋予两大区域“点绿成金”的潜力。长江流域的城市基本实现了高水平生态资产管理区域协调联动。华东、华南、华中地区生态资源相对不足,但产业水平、政策体系和市场容量的优势,促进了生态资源市场化。

报告建议,各城市应因地制宜、积极自主探索高水平生态资产管理路径,同时重点加强政府生态资产管理水平,注重相关政策的落实和创新。

人民大学今年建立了“人大指数”公共发布平台,按月定期发布,为政府、企业等部门决策提供参考和支持。(记者 何蕊)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