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人形机器人样机(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距离上次披露不到40天,美的人形机器人即将进入商业化落地阶段。
4月27日消息,钛媒体AGI近日获悉,美的中央研究院智能技术与应用研究所所长、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负责人奚伟向钛媒体AGI等透露,美的集团与库卡联合研发的类人形机器人将于今年5月进入工厂,用于机器运维、设备检测和搬运等场景。同时,预计今年下半年,美的人形机器人将陆续进入线下门店,主要用在展示、产品介绍、制作咖啡等场景。
奚伟表示,今年美的主要做全人形以及类人形机器人产品迭代。而在家电机器人化方向,美的结合机器人和AI技术,将会打造差异化创新平台,并在空调、烤箱、洗地机等产品中进行落地和探索。
他强调,这些商业化尝试主要体现一些人形机器人的基本能力,并不断通过产品迭代方式解决电池续航、关节轻量化、数据采集和仿真等挑战,他预期还需要至少3-5年的时间,人形机器人才能真正地产业化。
此前3月中旬,美的集团的人形机器人“样机”首次曝光,这款机器人可以完成握手、比心、跳舞、打螺丝等多种动作,能听懂语音指令并按照指令去完成相应操作。
美的集团副总裁兼CTO卫昶曾对钛媒体AGI等表示,美的正加大力度布局人形机器人相关领域的研发。美的要做人形机器人的整机不难,但产品要真正做到解决用户痛点、难点,需要深挖应用场景,目前还没有具体的时间表。“人形机器人或者类人形机器人,最先的应用可能在工业或者商业应用场景;对于家庭场景的应用,如家电机器人化,近期将有产品落地。”
据悉,早在2015年,美的就布局机器人产业。2022年,美的集团完成对库卡100%股权收购,而通过收购库卡等“动作”,美的跻身全球工业机器人行业TOP4。
2024年,美的对外宣布公司布局人形机器人业务,正式成为国际人形机器人“玩家”之一。
在“科技领先”战略引领下,美的持续加大人工智能(AI)、人形机器人等技术领域研发投入力度。财报显示,2024年,美的研发支出达162亿元,研发支出费用率4.0%。
过去五年内,美的累计研发投入超过600亿元,在全球拥有超过23000名技术研究人员,其中硕博占比超过7000人。
美的介绍称,该公司一直聚焦于三方面的机器人研发:一是人形机器人的核心零部件,包括减速机、电机、传感器、控制器等;二是人形机器人;三是家电机器人化。
谈到效率提升话题,奚伟表示,目前美的最主要以工业机器人的智能制造自动化为主,从6家灯塔工厂来看,智能制造使得劳动生产率已经提高了28%,单位成本降低14%,订单交付周期可缩短50%。未来随着人形机器人加速落地,可以进一步提升制造工厂的柔性化、自动化能力。
奚伟认为,目前人形机器人在工厂有三个核心场景——打螺丝、端子插接、面板装配,未来其希望借助于多模态、端到端的具身智能大小脑技术实现复杂任务的操作。其中,机器人大脑负责任务推理,能把一些复杂的任务分解成小的技能,机器人小脑则通过多模态VLA大模型,模仿学习,强化学习等技术实现多场景的复杂运动及操作技能。
在他看来,当前智能化家电从被动服务到主动服务还面临一些技术挑战,包括传感器信息不够丰富、边端侧的算力和推理能力还不够、机器人技术的普及还不够强等,因此,未来美的希望利用具身智能、本体的自学习等能力,不断扩充产品技能,提升为用户服务的能力,让机器人载体进入家庭提供新的价值。
谈到大小脑融合话题,奚伟强调,机器人的大脑、小脑需要拆分,这是更好的方式,如果大小脑合在一块的话,其实对整个算力的消耗会更大,续航能力也是一个比较大的挑战。站在人类角度看,大小脑是分开运行的,这样才能保证较为高效地运算。
美的人形机器人样机(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4月28日将是第25个世界知识产权日。
财报显示,2024年,美的新增全球授权专利量超过1.1万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超过5000件。截至2024年底,美的全球专利申请量超过15万件,专利授权维持量超过9万件。
与此同时,2024年美的新增参与制订或修订技术标准230项,包含国际标准14项、国家标准106项、行业标准16项,地方和团体标准94项,累计参与制订或修订超过2,100项技术标准,同时美的还负责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的一个国际标准化工作组。
报告还引用了2024年1月美国商业专利数据库(IFI Claims)发布的“2023年全球250强专利领导者”榜单,美的集团的专利家族数排名全球第八位、中国民营企业第一位。
美的表示,该公司专利数量层面在家电企业领域排前三,但数量并非美的主要关注点,公司已经建立了一套研发一代、储备一代、开发一代的研发体系流程,下一步要聚焦高质量的研发专利。同时,美的还会把研发分成不同的阶段,从前期的美的中央研究院,到中期的开发部门进行产品研发,到后期产品迭代,通过一流的研发体系保证技术的创新性、稳定性。
谈到技术壁垒,美的家用空调事业部家中产品开发总负责人雷俊杰对钛媒体AGI表示,美的在各个方向上都做了大量核心技术专利。不管是产品,还是文化机制,美的都建立了完整的经销商和消费者渠道,更好地触达反馈形成产品迭代。比如,“空调上的AI应用,最核心是如何理解用户需求,同时美的还聚焦打造‘一键托管’,把被动调节变成主动调节,为用户提供更多的对话和产品价值。”
展望未来,人形机器人市场前景广阔。
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GGII)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预估销售量达2400台(指具有双臂、头部和双腿形态的机器人),而2025年的市场销量将达到7300台,市场规模有望接近24亿元;预计到2035年,人形机器人进入快速起量期,有望达到200万台左右,届时市场规模有望接近1400亿元。
从全球看,202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销量有望达到1.24万台,市场规模 63.39 亿元,到203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销量将超过500万台,市场规模将超过4000亿元。
美的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方洪波于今年2月透露,美的机器人与自动化板块业务营收也已经突破300亿元。
方洪波称,位于佛山顺德的美的库卡智能制造科技园,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工业机器人生产基地,累计生产交付工业机器人超过9万台。广东首条“机器人生产机器人”全自动生产线就在此诞生,整条生产线均由美的机器人组成,可全天24小时不间断工作,平均30分钟就能下线一台机器人。
(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作者|林志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