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心觉得,打工人下班能吃上一顿自己做的饭,蛮奢侈的。
拖着疲惫的身子到家,择菜、洗菜、起锅烧油……动辄台面一片狼藉,一不留神烟雾缭绕。
关键是,忙活一小时,吃饭十分钟。加上饭后的一通收拾,工作日夜晚珍贵的休闲时间差不多都泡了汤。
要是费劲吧啦还难看不好吃,真得很容易活出一种命很苦的感觉。
继第N次以点外卖代替打开冰箱后,终于下定决心:
不买操作步骤超过3步的东西,让简单的吃好饭这件事成立。
朋友感慨,是不是菩提老祖打孙悟空的时候,你也被敲了三下头,总算悟了。
并亮出了她做饭又快又好的秘诀——盒马半成品菜,重生之在买菜做饭和点外卖中买预制菜自己做。
1
盒马半成品菜,如何打动懒人?
本以为这一作弊方法还没多少人知道,结果上小红书一搜,才发现盒马的半成品菜已经火了好一阵了。
像大名鼎鼎的哈佛蔬菜汤,今年春天一经复刻推出就被热捧。
据传由前哈佛大学研究癌症与免疫的教授发明,将卷心菜、洋葱、胡萝卜、南瓜煮汤,长期食用可以抗炎、抗癌、瘦身。
盒马将四种缤纷的蔬菜洗净、切块、抽真空,一袋刚好一顿的量,售价不到两位数。
还有灵感来源于用户的酸菜米线。
用户发明的酸菜米线配方: 用盒马食材肉丝、炒酸菜、鲜米粉制成。
不用再照着清单买三样、再计算配比的份量,盒马都组装好了,一比一复刻出网红美味。
盒马1:1复刻版
以及好操作又拿得出手的硬菜,盐葱牛肋条。
软嫩的牛肋条被香葱芝麻裹满,旁边小格里配了去腥提鲜的大葱和蘑菇,还有美味的烧烤蘸料。
图源:小红书@西红柿首富关系户
来线下一看,盒马有为此专门辟出一面冷柜,菜品的丰富程度超乎想象。
好了,擦擦口水,接下来就要聊一聊盒马是怎么拿捏我们这种懒人的钱包的了。
1、三重省心术,赢得消费者的日常
盒马半成品菜踩中消费者的关键需求,是省。
省事——菜品丰富
省时——方便快手
省钱——有性价比
(1) 省事:天南地北的特色菜,和一桌完整的宴席
拆解菜品的逻辑之前,有必要先厘清一下盒马半成品菜在盒马版图中所处的位置。
细心的消费者不难发现这些包装上共同印有的“盒马工坊”字样——
盒马工坊,盒马旗下的自有品牌,是首个融合了熟食、半成品、面点、时令点心四大品类的鲜食品牌。
而盒马半成品菜,是后疫情期以来盒马工坊顺应家庭饮食习惯变化下的重点业务,占据工坊的半壁江山。
在菜品制作上,另有两重思路。
一是,开发地域特色菜。
依托于当地供应链,盒马在不同地域菜品研发的侧重点不同,如南京盐水鹅、成都甜皮鸭等。同时,这也使得盒马的菜谱涵盖天南地北的特色美食。
比如在上海的盒马,不仅可以买到本帮菜腌竹鲜、酱爆猪肝、鸡汁百叶包,还能找到无锡的油面筋塞肉、延边风味的烤肉、川菜宫保鸡丁……
二是,围绕一整桌菜展开。
想象一下宴请宾客时的餐桌,大致会有冷盘、小菜、硬菜、汤羹、以及主食和点心。而盒马推出的每一道菜品,都能在这一场景下找到相应的位置。
这就意味着,它覆盖着家庭餐桌从早到晚的绝大多数场景。丰俭由人的灵活组块选择,为消费者解决了不知道吃啥的难题。
(2) 省时:免处理,直接下锅
做过饭的人都知道,为了铺垫最后一刻下锅,前期要做多少准备工作。
盒马完成了前面的99%。无论工序多么繁琐,都被团队细细拆解、环环处理过。如同学霸把一道推演大题简化成了填空题,并直接给了你一个标答。
像粉、面类的菜品,如南昌拌粉、南京鸭血粉丝汤、雪菜肉丝面,一刻钟内就能吃上。
盒马工坊最早瞄准的是25到35岁有家庭的女性,让她们在忙碌的日常中还能喘口气,这也正好契合一、二线打工人的高效生存法则。
(3) 省钱:略贵于菜场,又比外卖快餐便宜
处理好的菜品,同时提高了人们对价格的接受度。
或许是被沪币洗脑太久,个人觉得盒马定价在平价菜和快餐外卖之间找到了一个平衡点。
有位用户就哈佛蔬菜汤算过这样一笔账,在盒马购买同类食材大约是20元,可以分装4包,便宜了近一半。
也有人表示:“9.9买这些配菜也许不值,但要是洗好了配好了真空包装开袋即煮了那就太值了!”
此时,若是打开外卖软件,20左右的起送价是免不了的了。
对于时常被生活琐碎磨损的普通人来说,略高于菜市场又低于外卖的价格,顶多算是一点顺气消费。
而从盒马的角度而言,在生鲜电商难以盈利的现实困境下,半成品菜也是客单价升级的出路。
2、油盐可控符合减脂趋势,食材从源头锁鲜
无论是为了省时还是省事,饮食不容忽视的基本,还是健康。
半成品菜相对健康的一个关键,是操作端的油盐可控。
据调查,中国居民的平均食盐摄入量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量(5g)的两倍多,八成家庭食用油摄入量超标,这些都会增加患慢性病的风险。
最新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5版》也在开篇强调了这一点:
鼓励人们选择新鲜、季节性和本地生产的食材,尽量减少加工和烹饪过程中的食物损失和添加剂的使用。同时,也要注意控制食盐、油脂等调味料的使用量,避免过多的食物添加剂对健康造成的不良影响。
盒马把添加油盐的最后一步交还给消费者,和如今倡导减盐、减脂的健康趋势契合。
有一种紧迫感,叫国家喊你减肥
这也是很多人不管怎样还是愿意自己做饭的重要原因。
另外,盒马在食材的新鲜程度上也有绝对优势。
315刚过去不久,仅曝出来的部分餐饮,又因为食材问题端了不少打工人的食堂。怎么说,现代人的外食健康,已经来到睁只眼闭只眼都糊弄不过去的程度了。
而盒马自2017年始就着手在全国建立供应链网络,如今已实现完整的产供销配一条龙供应链。
从供应端到门店、再到配送服务,都沉淀出了自身的行业壁垒。
供应端,盒马的食材下沉至产地源头,采用直采模式。
门店推行“店仓一体化”,即所有的门店都被视作仓库,运转效率更高。
配送端,盒马不依赖于阿里系内部资源,构建了自主物流。从“3公里内最快30分钟送达”扩大至“距门店5公里最快1小时送达”。
多个环节的效率加乘,意味着消费者能尝到更多保质期短、却足够新鲜的美味。
盒马半成品菜的保质期大多在3-5天内
上架日期距离生产日期仅1天左右,例如4/22能买到4/21生产的菜品
3、搞定基础款,还会在评论区反复沦陷
当做饭的难度系数降低,成就感随之而来。
试想一下,以番茄炒蛋的难度做出一道硬菜,谁不得感慨一句:谢谢,都市丽人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的自信心又回来了。
事实上,消费者带有积极情绪的repo,是优质UGC的重要来源。
盒马APP的评论区就能佐证这一点。
“被自己的厨艺折服”、 “炒出来秒变大厨”、 “显得做菜水平很高” ……
用户对自我的满意感受,很容易触发回购的消费决策。
再进一步,用户会在复购点开评价时被循环种草。
原因在于,盒马标配菜包的基础上,还留有消费者二创的空间。
一包蔬菜汤,加一些肉类,就组成了具有优质蛋白的营养汤。
小炒黄牛肉,加一把芹菜,膳食纤维更丰富了。
有聪明的消费者连汤汁也没放过,留着下一碗面,一份菜吃出两顿的量,超值。
在评论区的相互启发中,消费者形成了「购买-实践-复购-再创造」的永动闭环。群众的智慧,最后都转化成了实打实的销量。
2
为什么盒马做这件事很合适?
环顾左右,盒马总算走对了路。
一边是性价比王者奥乐齐,通过垂直供应链和占比超七成的自有品牌,打造出绝对的硬折扣优势。虽也有预制菜品,不过受限于其极简SKU和平价策略,发挥空间多在基础食材之间。
一边是在家庭囤货赛道很能打的山姆,大份量加严选SKU,高质价比撑起中产生活品质保证,但也少了一些灵活性。
而盒马,8年间尝试了12种商业业态,如会员店、mini店、前置仓、社区团购、奥莱……一路试错,逐渐摸索出自己的解法:
以生鲜为核心,围绕一日三餐,通过精细供应链、小包装便捷化和线上线下一体服务,打造高频、高复购的“生活方式型零售”。
这个框架下,半成品菜自然成为理想的破局点位—— 它毛利较高、复购潜力大、供应链壁垒高,天然适配盒马「精选+控链」的打法,也避开了与山姆、奥乐齐的正面交锋。
更重要的是,盒马做这件事并不是从零开始。
从餐饮端迁移过来的供应链能力,使盒马比传统零售商更懂怎么把一道菜标准化、复制化、打动嘴巴,实现从To B到To C的自然转身。
对于盒马的消费者来说,半成品菜也不是新品类教育,而是对其生鲜品质认知的一种自然延伸,因此更容易建立消费惯性。
同时,借由半成品菜这一切面,也能索骥到盒马品牌策略外化的更多形式。
顺着那句「天天上盒马,顿顿吃得好」,不难发现盒马正在把标准化、便捷、情绪价值复制进更多餐桌场景。
速食赛道,它已经上线了贵州红酸汤牛肉粉、云南大粒肉酱小锅米线、新疆风味辣皮子炒米粉等一批地方特色产品,通过自主研发和产业链合作打造高复购的升级速食;
在烘焙上,像红颜草莓盒子蛋糕、贵州抹茶奶油卷等自有品牌爆品,也是在供应链整合基础上精准切中年轻人口味的网红单品;
它也开始向内容驱动消费靠近,比如,爆改白人饭的中国胃沙拉,不止迎合大众口味,更满足社交、健康、悦己的生活方式趋势。
这些其实和半成品菜一样,都反映出盒马真正的护城河:业务能力与内容能力的融合。不是单靠价格力或产品力,而是用整合业务加内容的方式,持续回应着普通人的过日子智慧。
3
小结
盒马半成品菜给我的感受是,它不是哪方面尤其突出,而是一种加权平均解法。
时间、金钱、精力、口味……每一样都没有推到极致,但加乘起来,恰好满足了多数人“日子要过好”的基本盘,把普通人的生活质量维持在了一个可触及的高位。
就好比一个不偏科的学生,各科都拿第二、第三,最后却拿了总分第一。这个“第一”,靠的是实打实地站在生活里,做出一系列贴近现实的取舍和平衡。
其实普通人的日常,真的很需要那些细小贴心的真洞察。
就比如,本人一直分不清一碗面煮几分钟最合适,直到百味来在 Spotify 上为不同面条种类做了歌单——每张歌单的时长,刚好对应建议的煮面时间。没有多说一句该怎么做,却默默锁定了我下一次购买意面的选择。
出门和朋友分用一张纸时,总是撕扯得很潦草,维达悄悄压上了一道利于剪裁的虚线,拉近距离的方式变得更体面了一些。
要相信,品牌那些扎根于具体生活场景里的小策略、小转变,总是会被真金白银买单的。
参考资料:
[1] 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后疫情期,盒马如何做半成品菜生意》,2020-04-14
[2] 第一物流网,老八,《盒马侯毅:“狂飙突进”的盒马背后的物流与供应链》,2023-06-24
[3] 刀法研究所,《前有山姆后有奥乐齐,盒马怎么活过来的?》,2025-03-30
[4] 新莓daybreak,《盒马重心失稳?》,2024-05-13
洞悉爆品秘籍!10W+食饮人都想看的新品选品指南来了,扫码添加Cherry,限时免费领取《2025每日新品爆品手册(春季)》。
欢迎大家分享并推荐我们的文章。
亲爱的读者朋友,微信改了推送规则,不星标就会收不到我们的最新推送!星标《Foodaily每日食品》公众号,及时接收每日新鲜的推文,希望我们像以前一样,每日相见!
作者:许倩;来源:数英DIGITALING(ID:digitaling),转载已获得授权。
封面图来源:小红书@天府吃货在盒马;
转载授权及媒体商务合作:Amy 微信(13701559246);
更多行业前沿资讯和优质供需资源对接,扫码添加「食品创新官」Cherry即可进群。
相关内容推荐
一颗蛋撑起5.8亿营收,盐津铺子用1年跑出品类之王
年销2亿,复购率超50%,这个品牌如何卖爆海南椰子鸡?
1秒抓住眼球!日本食饮爆品背后的设计营销学
三连一下,了解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