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承认在走进雷达展台之前,我对“新能源皮卡”这几个字还是保有一丝警惕的。市面上不少新能源皮卡,解决了排放、油耗,但没解决真正有意义的“系统能力”;它们往往只是在皮卡壳子下放一套乘用车的电驱结构,然后被包装成新能源。今天在车展看到的吉利雷达PHEV,是目前为止我见到的,不是用乘用逻辑套皮卡,而是真的在从工具属性出发重构新能源架构的产品。



吉利雷达PHEV最值得一提的,不是“插混”这件事本身,而是它所挂载的“雷达万能栈”系统。这不是一个宣传口号,而是实打实以皮卡为载体,实现了“发-储-放”全链路能量闭环的平台化方案。简单说这台车不仅是能源的终端使用者,也是能源的分发者,是一个主动参与能量管理和调度的单元。



我认真看了下车边的技术展示,它支持V2V/V2L/V2H/V2G四类能量输出,放电功率最高达到21kW,220V与380V双电压兼容,毫秒级动态功率响应。在行业里,这种能力不是简单靠多几个插座就能实现的,它背后要有完善的电压控制、安全隔离、功率调配和协议通讯逻辑。这个系统不仅能接市电,还能接分布式光伏和储能,一台皮卡顶得上一个轻量级微电网中枢。你可以理解为——它不仅能拉活,还能为整条线上的作业系统供电。这种“皮卡-能源枢纽”模型,今天是第一次在实车上看到。



再说回这车本体,吉利雷达PHEV搭载的是雷神EM超级电混系统,结构上采用1.5T涡轮增压发动机(与领克同平台),配合布局的三挡DHT系统。从机械结构上看,它已经不是普通串并联混动,而是一套可实现电驱优先、发动机高效介入、动力输出精准控制的复合动力系统。动力冗余够大,调速平顺性做得不错,工况应变快,续航超1000km的数据不是靠大电池堆上去的,而是靠整个系统的动态调度逻辑换来的,甚至在能耗算法上更偏向高频放电用户场景优化。



皮卡的新能源化不是追求高压超快充,不是极致堆功率,而是从场景出发,从系统入手,把能源使用方式进行一次重新分配。它不是一台车的技术进步,而是一个能源节点的网络化进化。雷达万能栈不只是个平台,它更像是一个新能源基础设施系统的边缘计算终端。今天它装在了一台皮卡里,明天它可能会出现在农田、山路、建筑工地,甚至是无人机起降坪旁边。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