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王鹏翰 编辑|Jaden

2025年上海车展期间,面对电气化席卷汽车行业的趋势,坦克品牌以『逆行者』姿态坚守机械动力技术路线,推出全球独有的4.0T V8+P2混动系统,同时高调布局柴油车型与全球化战略。车展间隙,我们也受邀与坦克品牌两位核心高管——常尧与谷玉坤完成了一场专访对话。这场持续50分钟的对话,不仅揭开了坦克技术执念背后的用户思维与文化野心,更透露出中国品牌在越野赛道『既要弯道超车,又要定义规则』的雄心。

01

关于V8发动机?


在新能源汽车席卷全球的浪潮下,坦克品牌选择了一条与众不同的技术路径——坚持大排量机械动力的研发。面对『为何坚持V8发动机』的提问,谷玉坤直言:『越野用户对大排量动力有执念,这代表专业与自信。』他提到,长城汽车是全球唯一实现4.0T V8发动机与P2电机深度集成的车企,这种技术组合不仅为用户提供澎湃动力,更赋予产品独特的情绪价值。

『国家需要技术弯道超车,用户需要硬核产品。』谷玉坤强调,坦克的技术战略兼顾国家使命与市场需求。而常尧补充道:『越野的本质是安全与可靠。用户信任坦克,是因为我们的产品能让他们「出得去,回得来」。』谷玉坤还展望了关于V8发动机的技术蓝图:『V8发动机将搭载于更高端车型,未来还会有比坦克700参数图片)更大的产品。』

02

关于用户需求?


成立四年,全球销量突破65万辆,坦克的快速增长离不开用户的支持。常尧将用户定义为品牌的核心资产:『越野是玩乐文化,用户需求极其细分。我们通过共创精准捕捉这些需求,甚至为小众群体打造极致产品。』他举例,坦克推出的限量版车型并非单纯营销,而是通过市场验证真实需求,避免盲目扩张。

谷玉坤则从产品规划角度阐释用户思维:『我们不做「丐版」,入门车型也标配传动轴等关键结构。』他强调,坦克品牌坚持长期主义,拒绝价格战,定位20万元及以上市场,以品质和保值率构建品牌护城河。

面对『如何凝聚车主社群』的提问,常尧坦言:『汽车是高门槛消费品,但我们会向华为、小米学习用户运营。』坦克计划通过线上线下活动强化车主归属感,并邀请用户参与产品共创。

03

关于产品矩阵?


面对『是否拓展轻越野或豪华电动车型』的提问,谷玉坤透露了坦克的产品布局:

- 泛越野系列:兼顾城市与户外场景,降低越野门槛;

- 强越野系列:满足深度越野需求;

- 性能序列:对标AMG,打造高性能分支;

- 用户共创版:如『虎克』版本,强化极限越野能力。

常尧补充,坦克对新产品持审慎态度:『我们不会为短期热度推出月销仅几百台的车型。真正的驾驶乐趣来自场景匹配,而非参数堆砌。』

04

关于产品定义?


当被问及『强越野与智驾是否矛盾』时,谷玉坤明确表示:『越野场景不需要花哨的智驾,安全才是底层逻辑。』他介绍,坦克已在城市车型Hi4-Z上搭载智驾系统,未来将结合越野场景开发脱困辅助功能。常尧则强调技术落地的严谨性:『我们不会因为潮流盲目跟风,必须经过反复验证才会推向市场。』

在电动化趋势下,坦克力推柴油车型引发关注。常尧直言:『新能源不应被固化理解为「带电」。』他以坦克300柴油版为例,加注400元柴油可续航1200公里,经济性优于多数电动车。『柴油车低扭强、维修简单,且符合国6B环保标准。』目前,柴油车型订单占比约10%,坦克计划通过技术优势和用户教育,重塑市场认知。

05

关于全球化?

2023年,坦克品牌在中东、澳洲、欧洲等市场表现亮眼。常尧将成功归因于品质与口碑:『海外用户更务实,他们只认产品美誉度。』他透露,坦克今年将登陆全球越野圣地卢比肯小道,并通过国际车展、用户活动输出中国越野文化。『我们的目标不仅是卖车,更要让中国品牌扛起全球越野文化的大旗。』

当常尧说出『安全是越野的底线』,当谷玉坤强调『不做丐版、不参与价格战』时,一个以硬核技术为矛、用户共创为盾的越野品牌画像已然清晰。

从机械信仰到用户共创,从全场景产品到全球化布局,坦克品牌正以技术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重新定义中国越野车的价值。正如常尧所言:『越野的终极目标不是征服自然,而是让用户安全地探索世界。』

在这场电气化与机械感的博弈中,坦克选择了一条兼顾情怀与理性的道路,而市场终将检验其选择的成色。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