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2-18b是一颗围绕红矮星K2-18运行的系外行星,距离地球约124光年,属于“超级地球”类别(质量约为地球的8-8.6倍)。公转周期为33天,位于恒星的宜居带内,表面可能存在液态水。‌大气与表面特征‌:2019年首次发现其大气中存在大量水蒸气,是宜居带内首次确认含水的系外行星。



2025年剑桥团队通过‌詹姆斯·韦布望远镜‌发现其大气中还有氢、甲烷、二氧化碳,以及二甲基硫醚(DMS)和二甲基二硫醚(DMDS)的强烈信号。推测其表面可能被全球性液态海洋覆盖,大气中水蒸气浓度高达50%。‌DMS和DMDS在地球上仅由海洋浮游生物等生命活动产生,且K2-18b大气中这两种气体的浓度是地球的数千倍。



甲烷和二氧化碳的存在也被认为可能与生命代谢相关。液态水、稳定的大气层(含氢和氦)以及适宜的温度范围,均符合生命存在的理论条件。若后续证实DMS与生命直接相关,K2-18b可能“充满生命”。‌争议与挑战‌:部分科学家指出,DMS等气体可能通过火山活动或光化学反应生成,未必与生命直接相关。



当前观测数据仍不足以排除非生物机制的解释。‌观测技术的局限性‌:现有望远镜的分辨率有限,无法直接观测行星表面或海洋。需通过下一代望远镜(如欧洲极大望远镜)进一步验证大气成分的稳定性及生物关联性。



K2-18b是目前发现‌最可能支持地外生命的候选行星之一‌,其大气中与生命相关的化学信号和宜居环境特征引发了科学界高度关注。但受限于技术手段和证据的间接性,是否真正存在生命仍需更深入观测和研究。未来或许人类会通过人工智能机器人,去探索外太空星系的生命存在问题,人类目前做不到也无法确定只是觉得有这个可能性。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