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爱的暂停键》一举斩获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最佳女主角四项大奖,本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天坛奖已落下帷幕。
回望北影节创办初期,天坛奖的影响力还十分有限,许多获奖影片都处于无人知晓的状态。随着年复一年经验的积累和中国电影市场的极速壮大,如今天坛奖的入围影片已经成为影迷、媒体、版权代理机构等各方关注的焦点,无论是抢手的国产影片,还是来自肯尼亚、土耳其、乌拉圭等小国别作品,都能引发相对广泛的讨论。
对于一个年轻的国际电影节来说,天坛奖始终在探索中不断完善自身的定位。曾担任第八届评委会主席的导演王家卫曾说,天坛奖需要在自我审视的同时找到自己的特点——到底是希望找到具有艺术探索的影片?还是希望找到具有商业价值的影片?
从近年的入围影片来看,天坛奖似乎已经找到了答案。
《爱的暂停键》
时代议题与多元风格
YIQIYINGCHUANG
电影是造梦的艺术,也是对现实的关照。2024年,豆瓣年度电影榜单以“当她们卷起浪潮”为题,表明女性影像正在以不可阻挡之势登上银幕。天坛奖自2022年起就展现出对女性议题的关注,维护女性堕胎合法权的《珍妮热线》,呈现非常规母女关系的《妈妈!》《姐妹》,以身体为切口洞见女性生命体验的《乳汁》等等,这些作品在当下看来依旧毫不过时。
第12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天坛奖入围影片《珍妮热线》
本届天坛奖对女性议题的呈现更为广泛。《白天是阿波罗,晚上是雅典娜》拓宽了女性互助的叙事维度,以奇幻形式追溯历史,极大增强了女性渴望被看到、应该被看到的呐喊声。《爱的暂停键》借助一段即将破裂的婚姻关系,讲述女性的自我探寻之路。《弗里达审判》以真实事件为背景,在女性哑声的时代用无数个“她们”之间的倾听与理解,完成对一位女性乃至后世千千万万女性命运的改写。《纳维》用一个悲凉的故事告诉世界,时至今日,仍有千千万万的女孩被困在童婚的陋习中……
在本届入围影片的15部影片中,由女性执导或共同执导的影片占据半数,是天坛奖创办至今的巅峰。有意也好,无意也罢,这个由女性领导的选片团队与时代氛围一起,共同为女性影像创造了更多可能。
《纳维》获得本届天坛奖评委会特别荣誉
当然,天坛奖从未放弃对电影多元性的呈现。比如,迷影向的影片始终是其偏好之一。第11届的入围影片《最后一场胶片电影放映》,宛如一封写给电影的情书。第12届的《速度与爱情》调侃大量影史名作,片中多处戏仿段落让影迷直呼过瘾。本届的热门影片《从电影起航的BAUS剧场》,用一座剧场的历史兴衰展现迷影文化,如影片主演染谷将太所言:“没有剧场,就没有电影真正的诞生。”
此外,对当下审美进行的艺术性和创新性表达也是天坛奖重要的选片标准。如获得第12届最佳艺术贡献奖、最佳摄影奖的影片《摆动》,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影片用极其精致的影像风格表现出对现代生活节奏的深刻反思。本届入围影片中,《贝林格:宏图大志》以纪录片手法讲述历史人物传记,大量档案影像的运用使影片极具临场感。《涡流》则具有鲜明的伊朗电影特征,用隽永的长镜头探讨生命、梦境,与哲学。可以说,面向时代的多元影像,已经成为天坛奖的特征之一。
《贝林格:宏图大志》获得本届天坛奖最佳音乐奖
作者风格与类型特征
YIQIYINGCHUANG
与欧洲各国的市场环境不同,中国电影市场的巨大潜力和内需决定了商业类型片永远是其主体,艺术电影则作为市场多样性的补充和培养新人的路径而存在。但市场性与艺术性从来不是对立的,如出自FIRST的《宇宙探索编辑部》以鲜明的作者风格重塑科幻片,出自平遥的《河边的错误》用艺术手法讲述悬疑故事,两部影片上映后都获得极佳的市场反馈。天坛奖也在多年的探索中,逐渐明确了自身的定位——要在全球范围内,选出最适合中国市场的电影。
从近年来看,每届天坛奖都会有至少一部入围影片在国内院线上映,如第12届的《速度与爱情》,第13届的《白塔之光》,第14届的《走走停停》《黎明的一切》。还有一些影片走向其他发行渠道,如《图腾》《好老板》等在中国电影资料馆艺术影院的长线放映,国内航司购入《代课教师》《人生一世》等片的放映权,《珍妮热线》登陆流媒体。这些影片兼具艺术性与可看性,正如天坛奖选片负责人王缃意所言,“我们希望选择一些既符合大众观影习惯,又能带来一些不同感受的影片。”
第14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天坛奖入围影片《黎明的一切》
已于4月18日在国内上映
不过,对于一部影片是“类型+风格”还是“风格+类型”,天坛奖对国片和外片的选择有不同侧重。对国片而言,国内市场无疑是其“主战场”,甚至是“唯一战场”,因此更看重类型。今年入围的三部国产影片——《好好的》《如意饭店》《大风杀》——都具有明显的类型特征,和不同程度的作者风格。
其中,《大风杀》已定档5月1日,粗粝生猛的影像为一个发生在孤岛小镇的悬疑犯罪故事赋予了独特的肃杀之气。影片在本届天坛奖斩获两项大奖,同时获得媒体场刊最高分,良好的口碑为其后续上映打下坚实基础,这也是天坛奖作为国片进入市场前最后一块“跳板”所发挥的积极作用。
《大风杀》获得本届天坛奖最佳编剧奖、最佳男配角奖
对于外片,天坛奖更倾向于选择风格与类型相结合的作品,以及故事是否能让国内观众产生共鸣或好奇。如上文已提及今年入围的多部女性作品,十分符合当下以女性为主体的观众结构。除此之外,《在我父母家》揭示原生家庭的桎梏,《夏日之书》以温情抚平成长的阵痛,《最美小镇》用欧式冷幽默探案,《音讯》中的通灵超能力亦真亦假,《牧羊人》逃离都市奔赴诗与远方。今年的天坛奖的入围影片在可看性方面可谓达到了顶峰。
但饶是如此,这些影片依然有别于纯商业片,仍需要解决如何让观众走进电影院的问题。这或许并不是天坛奖在选片上需要过多考虑的,但却是影片进入市场之际需要面对的。
《最美小镇》获得本届天坛奖最佳男主角奖
随着本届北影节“无界∞沉浸单元”的展映影片《唐宫夜宴》获颁“电审虚字[2025]第001号”龙标,电影正在朝着一个更为混沌的方向发展。如果说虚拟现实与天坛奖的距离尚远,那么当下触手可及的纪录片或许正是未来重要的发展方向。目前,世界多个大型国际电影节已将纪录片纳入主竞赛单元,借此推动该片种走向全球市场,而纪录片才是国内亟需拓展生存空间的“濒危片”。未来,当天坛奖能够更坚实地立足于市场,或许可以期待,纪录片也能由此处登上更广阔的舞台。
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天坛奖获奖名单
最佳影片
《爱的暂停键》
最佳导演
《爱的暂停键》
莉莉娅·英戈尔夫斯多蒂尔
最佳编剧
《爱的暂停键》
莉莉娅·英戈尔夫斯多蒂尔
《大风杀》
孙悦 / 张琪
最佳男主角
《最美小镇》
皮埃尔·巴斯丁 / 本杰明·兰比罗特
最佳女主角
《爱的暂停键》
赫尔加·古莲
最佳男配角
《好好的》
海一天
《大风杀》
耿乐
最佳女配角
《音讯》
玛拉·贝什泰利
最佳摄影
《音讯》
古斯塔沃·斯奇亚菲诺
最佳音乐
《贝林格:宏图大志》
最佳艺术贡献
《音讯》
评委会特别荣誉
《纳维》
终身成就奖
田华
作者 | 筱囡
自由撰稿人,哏都青年
排版丨阿塔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豆瓣及网络,
若有侵权请主动联系我们。」
益起映创的新老朋友们:
我们专注影视教育12年,提供300+门课程覆盖电影全产业链,助力超100万爱好者与从业者成长。现在发起"学电影"用户调研,填写问卷即赠100元课程券。您的意见将帮助我们更好陪伴电影人"一起硬闯"!
扫码填写问卷(1分钟),领取福利>>
益 起 推 荐
关 注【 益 起 映 创 学 堂 】